自从海上的交通被切断之后,英国人的局面就非常的危险了。其中最为危险的一件事情就是粮食安全。自从当年“圈地运动”之后,英国本土出产的粮食就越来越少了。再加上英国人也没个什么“XX亩耕地红线”,再考虑到英国从自然条件上并不适宜发展种植业。无论是种小麦还是种什么,都没法和法国、乌克兰以及其他的欧洲国家相比。
所以多年以来,英国的粮食问题,都是靠国际市场来解决的。毕竟只要有钱,怎么会买不到粮食?人家也不会封锁你的,除非你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所以,洋米洋面它不香吗?
当然,英国人这样做本来也是有保障的,英国海军一直都是超强,想要从海上封锁用过不容易。只要海上没有封锁,凭借海外殖民地的耕地也足够了。所以,当年英国的这个国策,还真的不算错。
但是随着法国的崛起,尤其是法国海军引领的技术革命,英国海军的可靠程度大幅度下降了。这时候,政策本来就应该加以调整了。甚至于实际上,法国人也给英国人留出了调整政策的时间。
早在第一代“自由贸易号”出现的时候,英国人就已经发现他们越来越难以保证自己在海上的运输线的安全了。即使是纳尔逊,那个时候也已经不敢说英国舰队能够保证航道的安全了。
如果这个时候赶紧退牧还耕,实际上还是来得及的。虽然即使全都退牧还耕,英国本土的粮食产量还是不足以支持他的消耗量,但是毕竟会好很多。
但是,毛纺业是英国最为重要的行业之一,在和平时期,它也是最能出口赚钱的行当,要退牧还耕?那毛纺业怎么办?没了毛纺业,哪还有钱搞军备竞赛?所以,退牧还耕是不会退牧还耕的,这辈子都不会退牧还耕的,也只有努力加强海军,来勉强维持粮食安全了。
不过要说英国人没有准备,那也是不对的,英国人建了更多的仓库,增加了储备粮的比例,这样一来,即使海军那边暂时出现困难,理论上英国也可以支撑很长的时间。
而且在英国国内,英国人的统治效率还是相当高的,所以也没有发生太多的粮仓着火的事情。至少现在封锁时间还不长,粮食价格还没有涨得太高,所以这样的事情倒还没发生。不过时间长了,粮食真的开始紧张了之后,会怎么样,那就真的难说了。
靠着粮仓中的粮食,如果立刻退牧还耕,那也来得及。但是牧场变农场了,等将来又要变牧场,这可不是一笔小开销,不少人觉得,要是退了不过一年,立马又要变回来,那还不如不折腾呢。
所以英国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鼓励退牧还耕,但是,土地的主人们响应了号召的却并不多。这不是因为他们不爱英国,而是因为他们更尊重经济规律。而且他们也更愿意将宝押在海军的复兴,甚至是和平谈判上。
海军复兴,嗯还真有那么一点点可能,当初法国提出了新的造舰计划之后,英国人立刻就跟进了。为了应对法国人的奥古斯都级战列舰,英国人紧急设计了排水量高达一万五千吨的“狮心王”级战列舰,并且已经在船台上开始建造了。而且一口气就开建了三条!
当然这样的大军舰,建造的再快,没有两年时间,绝对是造不好的。不过理论上英国的粮食储备也还是能勉强支撑到这个时候。至于其他,英国有煤,有铁,钢铁什么的,也还是可以保证的。
只是真正懂行的人也明白,临时设计出来的船只,抢工期的建造,然后多半还没有充分地训练时间,这几样加在一起,几乎就意味着这种军舰真实的战斗力其实是非常成问题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造这东西一方面是赌国运,另一方面,也未见得不是想要提高一点未来谈判的资本。
此外在如今的局面下,这几条正在建造的军舰,几乎就成了支撑整个英国继续战斗的勇气的来源了。
因为都柏林的战斗中,法国人使用了新的280火炮,英国人自然就怀疑,这种炮就是法军的“奥古斯都级”战列舰的主炮。于是“狮心王”级战列舰的大炮又要重新研制了。
事实上约瑟夫也很愿意让英国人继续保持着这样的幻想。带着一支八国联军(法国、爱尔兰、尼德兰、莱茵联盟、普鲁士、奥地利、北意大利、西班牙,正好八国。)登陆英格兰,然后一把火烧掉白金汉宫,这样的事情想一想都让人觉得神往,但是……
但是登陆英格兰,还真是不容易。
英国最靠近法国的那一片海岸,全是该死的悬崖,只有几处能够靠岸的缺口。当年诺曼底公爵威廉登陆英国的时候,那些缺口还都没有什么防御。但是如今,那些地方全是防护严密的炮台。而且附近的海面上英国人还大量的布设了水雷。就算把整个法兰西海军都拖上去,也不见得能在这些炮台面前讨到好。
当然法国人也可以绕得更远一些,绕到苏格兰那边,面对着大西洋的方向上去登陆。那里的地形要有好很多。但是从这里登陆,船队在海上航行的时间要翻好几倍,这也意味着,他们的运输能力会下降到原来的几分之一。而在登陆战中,如果不能在登陆后迅速的将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的军队和补给送上岸去,那他们就算上了岸,也会被敌人赶下海去的。
英国有相当发达的铁路系统,依托它们来运兵,效率非常高,至少比绕过半个不列颠岛的海路要快得多。所以,在英吉利海峡的那几个点上登陆很危险,但是绕远路从苏格兰那边登陆,其实也一样的危险。
既然这样,通过一次海战,彻底地打掉英国人的希望,然后迫使英国人签下一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