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交谈到这里就结束了,东布罗夫斯基回到住处,将约瑟夫的意思向跟着他来到这里的那一百多人作了传达,然后就在这一百多人中引发了一场大争论。
第二天,东布罗夫斯基告诉约瑟夫,他们还没能最终讨论出结果,所以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不过约瑟夫并不着急,反正食宿费是每天要收的。
这场争论在波兰人当中整整持续了两天,最后,这群波兰人分裂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主张走依靠波兰贵族维护波兰传统的,他们是大多数,有九十多人;剩下的十多人则认为应该走依靠底层人民的道路。
有意思的是,前一派,也就是多数派大多都是来自波兰的,而后一派的人则主要都是长期在法国留学的留学生。显然他们收到法国的影响更多,但是他们恐怕对波兰本身的情况就未必真的了解了。
据说在正式分裂的时候,作为后一派的代表人物的维比茨基握着他曾经的好朋友,却站到了“反动的封建贵族一边”的东布罗夫斯基的手,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杨,这是我们最后一次握手了,我们谈是谈不到一起去了,今后战场上见吧!”
于是一起过来的波兰人便被分成了两个小组,分别学习不同的技术手段。
东布罗夫斯基一派的人严格来说,并不是完全支持反动的封建贵族的,他那一派的人,其实更多的也是像他一样,希望有所谓的“第三条道路”的人。约瑟夫没有给他们指出“第三条道路”,于是他们便用两天的时间,自己设想出了一条所谓的“新道路”。
他们主要学习了各种暗杀手段,因为他们设想的“新道路”就是不断地通过这种“低成本”的反抗来增加俄普奥三国在波兰地区直接统治的成本,从而迫使他们采用委任统治的方式,将一部分的权利交给波兰人,然后逐步实现波兰的自治,并逐渐积攒力量,将来若是天下有变——虽然约瑟夫说过,法国的和平要求中,并不包括波兰,但是如果在法国和其他国家实现和平的时候,其他国家已经被严重的削弱了呢,那波兰是不是就有了机会了呢?
当然,东布罗夫斯基也知道,如果波兰不做改革,那就算一时侥幸复国,将来的前途也是相当暗淡的。但是等波兰独立了,那些贵族也不是完全不说道理的呀,应该会同意大家进行改革的。比如土地问题,完全可以国家赎买;再比如社会改革,那也可以慢慢地来嘛。当初俄罗斯那样的封建落后,通过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女皇的改革,不也成为强国吗?所以,似乎,第三条道路真的是可以走的。而法国式的道路,实在是……
至于维比茨基他们一组的人,他们认为,东布罗夫斯基的所谓“第三条道路”,在本质上就是要维护反动的封建贵族的利益,要维护他们压迫奴役波兰人民的权利。所谓的“将来的改革”,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而已。如今在国家都已经灭亡了的压力面前还不能下定决心进行改革,那么当侥幸复国之后,又怎么可能进行改革?至于先追求“自治”,那就是和侵略者勾结,简直就是卖国行为!而那些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就可以损害国家的贵族,本来就是波兰的卖国贼,他们却去依靠这些人,那就是在给卖国贼当走狗!因此维比茨基派的人认为,波兰要革命成功,不但要把贵族们都送上断头台,也要把这些贵族的走狗都送上断头台。
维比茨基一派的人要少不少,但他们的学习任务反而更重,他们除了要学习各种侦察和反侦查技巧之外,还要学习包括组织建设和宣传鼓动什么的。约瑟夫甚至还给他们安排了去意大利实习,协助拿破仑的意大利军团在控制区建设“民主自治区”的工作。各种作战技巧的训练学些反倒是要靠后一些了。不过对于他们这两派的前途,约瑟夫其实都不太看好。
“不过这也没什么,反正都是炮灰而已。”
波兰人就这样在训练营中被安顿下来了,只是他们之中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分裂。至于此后的影响,嗯,那自然就是,波兰那边后来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斗争。约瑟夫后来曾经非常装AC之间的引用了这样的一句话:“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的。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的家里的人。”至少,这一点在波兰,他是的确做到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