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二十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东曹督护,皇弟皇子 之庶子府参军督护,蕃王府参军督护,二卫员外司马督,太子二率员外司马督,二 卫主簿,太常主簿,宗正等十一卿五官功曹,石头戍军主簿,庶姓持节府板行参军, 皇弟皇子越桂宁霍四州文学从事,嗣王庶姓越桂宁霍四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嗣王 庶姓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文学从事,汝阴巴陵二王国侍郎,县公国中尉,为四班。

    蕃王国三令,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功曹督护,宗正等十一卿主簿,庶姓持 节府长兼参军,嗣王庶姓越桂宁霍四州文学从事,郡公国侍郎,为三班。

    庶姓持节府参军督护,汝阴巴陵二王国典书令,县公国侍郎,为二班。

    庶姓持节府功曹督护,汝阴巴陵二王国三令,郡公国典书令,为一班。

    又著作正令史,集书正令史,尚书度支三公正令史,函典书、殿中外监、斋监、 东堂监、尚书都官左降正令史,诸州镇监、石头城监、琅邪城监、东宫外监、殿中 守舍人,斋临、东宫典经守舍人,上库令,太社令,细作令,导官令,平水令,太 官市署丞,正厨丞,酒库丞,柴署丞,太乐库丞,别局校丞,清商丞,太史丞,太 医二丞,中药藏丞,东冶小库等三丞,作堂金银局丞,木局丞,北武库二丞,南武 库二丞,东宫食官丞,上林丞,湖西砖屯丞,祇箬库丞,纹绢簟席丞,国子典学, 材官司马,宣阳等诸门候,东宫导客守舍人,运署谒者,都水左右二装五城谒者, 石城宣城阳新屯谒者,南康建安晋安伐船谒者,晋安练葛屯主,为三品蕴位。

    又门下集书主事通正令史,中书正令史,尚书正令史,尚书监籍正令史,都正 令史,殿中内监,题閤监,婚局监,东宫门下通事守舍人,东宫典书守舍人,东宫 内监,殿中守舍人,题閤监,乘黄令,右藏令,籍田令,廪牺令,梅根诸冶令,典 客馆令,太官四丞,库存丞,太乐丞,东冶太库丞,左尚方五丞,右尚方四丞,东 宫卫库丞,司农左右中部仓丞,廷尉律博士,公府舍人,诸州别署监,山阴狱丞, 为三品勋位。

    其州二十三,并列其高下,选拟略视内职。郡守及丞,各为十班。县制七班。 用人各拟内职云。

    又诏以将军之名,高卑舛杂,命更加厘定。于是有司奏置一百二十五号将军。 以镇、卫、骠骑、车骑,为二十四班。内外通用。四征、东南西北,止施外。四中, 军、卫、抚、护,止施内。为二十三班。八镇东南西北,止施在外。左右前后,止 施在内。为二十二班。八安东西南北,止施在外。左右前后,止施在内。为二十一 班。四平、东南西北。四翊,左右前后。为二十班。凡三十五号,为一品。是为重 号将军。忠武、军师,为十九班。武臣、爪牙、龙骑、云麾,为十八班。代旧前后 左右四将军。镇兵、翊师、宣惠、宜毅,为十七班。代旧四中郎。十号为一品。智 威、仁威、勇威、信威、严威,为十六班。代旧征虏。智武、仁武、勇武、信武、 严武,为十五班。代旧冠军。十号为一品,所谓五德将军者也。轻车、征远、镇朔、 武旅、贞毅,为十四班。代旧辅国。凡将军加大者,唯至贞毅而已。通进一阶。优 者方得比加位从公。凡督府,置长史司马谘议诸曹,有录事记室等十八曹。天监七 年,更置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各一人。宁远、明威、振远、电耀、威耀, 为十三班。代旧宁朔。十号为一品。武威、武骑、武猛、武壮、飚武,为十二班。 电威、驰锐、追锋、羽骑、突骑,为十一班。十号为一品。折冲、冠武、和戎、安 垒、猛烈,为十班。扫狄、雄信、扫虏、武锐、摧锋,为九班。十号为一品。略远、 贞威、决胜、开远、光野,为八班。厉锋、轻锐、讨狄、荡虏、荡夷,为七班。十 号为一品。武毅、铁骑、楼船、宣猛、树功,为六班。克狄、平虏、讨夷、平狄、 威戎,为五班。十号为一品。伏波、雄戟、长剑、冲冠、雕骑,为四班 、佽飞、 安夷、克戎、绥狄、威虏,为三班。十号为一品。前锋、武毅、开边、招远、金威, 为二班。绥虏、荡寇、殄虏、横野、驰射,为一班。十号为一品。凡十品,二十四 班。亦以班多为贵。其制品十,取其盈数。班二十四,以法气序。制簿悉以大号居 后,以为选法自小迁大也。前史所记,以位得从公,故将军之名,次于台槐之下。 至是备其班品,叙于百司之外。其不登二品,应须军号者,有牙门、代旧建威。期 门,代旧建武。为八班。候骑、代旧振威。熊渠,代旧振武。为七班。中坚、代旧 奋威。典戎,代旧奋武。为六班。戈船、代旧扬威。绣衣,代旧扬武。为五班。执 讯、代旧广威。行阵,代旧广武。为四班。鹰扬为三班。陵江为二班。偏将军、裨 将军,为一班。凡十四号,别为八班,以象八风。所施甚轻。又有武安、镇远、雄 义,拟车骑。为二十四班。四抚东南西北,拟四征。为二十三班。四宁东南西北, 拟四镇。为二十二班。四威东南西北,拟四安。为二十一班。四绥东南西北,拟四 平。为二十班。凡十九号,为一品。安远、安边,拟忠武、军师。为十九班。辅义、 安沙、卫海、抚河,拟武臣等四号。为十八班。平远、抚朔、宁沙、航海、拟镇兵 等四号。为十七班。凡十号,为一品。翊海、朔野、拓远、威河、龙幕,拟智威等 五号。为十六班。威陇、安漠、绥边、宁寇、梯山,拟智武等五号。为十五班。凡 十号,为一品。宁境、绥河、明信、明义、威漠,拟轻车等五号。为十四班。安陇、 向义、宣节、振朔、候律,拟宁远等五号。为十三班。凡十号,为一品。平寇、定 远、陵海、宁陇、振漠,拟武威等五号。为十二班。驰义、横朔、明节、执信、怀 德,拟电威等五号。为十一班。凡十号,为一品。抚边、定陇、绥关、立信、奉义, 拟折冲等五号。为十班。绥陇、宁边、定朔、立节、怀威,拟扫狄等五号。为九班。 凡十号,为一品。怀关、静朔、扫寇、宁河、安朔,拟略远等五号。为八班。扬化、 超陇、执义、来化、度嶂,拟厉锋等五号。为七班。凡十号,为一品。平河、振陇、 雄边、横沙、宁关,拟武毅等五号。为六班。怀信、宣义、弘节、浮辽、凿空,拟 克狄等五号。为五班。凡十号,为一品。捍海、款塞、归义、陵河、明信,拟伏波 等五号。为四班。奉忠、守义、弘信、仰化、立义,拟亻次飞等五号。为三班。凡 十号,为一品。绥方、奉正、承化、浮海、度河,拟先锋等五号。为二班。怀义、 奉信、归诚、怀泽、伏义,拟绥虏等五号。为一班。凡十号,为一品。大凡一百九 号将军,亦为十品,二十四班。正施于外国。

    及大通三年,有司奏曰:“天监七年,改定将军之名,有因有革。普通六年, 又置百号将军,更加刊正,杂号之中,微有移异。大通三年,奏移宁远班中明威将 军进轻车班中,以轻车班中征远度入宁远班中。又置安远将军代贞武,宣远代明烈。 其戎夷之号,亦加附拟,选序则依此承用。”遂以定制。转则进一班。黜则退一班。 班即阶也。同班以优劣为前后。有镇、卫、骠骑、车骑同班。四中、四征同班。八 镇同班。八安同班。四平、四翊同班。忠武、军师同班。武臣、爪牙、龙骑、云麾、 冠军同班。镇兵、翊师、宣惠、宣毅四将军,东南西北四中郎将同班。智威、仁威、 勇威、信威、严威同班。智武、仁武、勇武、信武、严武同班。谓为五德将军。轻 车、镇朔、武旅、贞毅、明威同班。宁远、安远、征远、振远、宣远同班。威雄、 威猛、威烈、威振、威信、威胜、威略、威风、威力、威光同班。武猛、武略、武 胜、武力、武毅、武健、武烈、武威、武锐、武勇同班。猛毅、猛烈、猛威、猛锐、 猛震、猛进、猛智、猛武、猛胜、猛骏同班。壮武、壮勇、壮烈、壮猛、壮锐、壮 盛、壮毅、壮志、壮意、壮力同班。骁雄、骁桀、骁猛、骁烈、骁武、骁勇、骁锐、 骁名、骁胜、骁迅同班。雄猛、雄威、雄明、雄烈、雄信、雄武、雄勇、雄毅、雄 壮、雄健同班。忠勇、忠烈、忠猛、忠锐、忠壮、忠毅、忠捍、忠信、忠义、忠胜 同班。明智、明略、明远、明勇、明烈、明威、明胜、明进、明锐、明毅、同班。 光烈、光明、光英、光远、光胜、光锐、光命、光勇、光戎、光野同班。飙勇、飙 猛、飙烈、飙锐、飙奇、飙决、飙起、飙略、飙胜、飙出同班。龙骧、武视、云旗、 风烈、电威、雷音、驰锐、追锐、羽骑、突骑同班。折冲、冠武、和戎、安垒、超 猛、英果、扫虏、扫狄、武锐、摧锋同班。开远、略远、贞威、决胜、清野、坚锐、 轻锐、拔山、云勇、振旅同班。超武、铁骑、楼船、宣猛、树功、克狄、平虏、棱 威、昭威、威戎同班。伏波、雄戟、长剑、冲冠、雕骑、佽飞、勇骑、破敌、克敌、 威虏同班。前锋、武毅、开边、招远、金威、破阵、荡寇、殄虏、横野、驰射同班。 牙门、期门同班。候骑、熊渠同班。中坚、典戎同班。执讯、行阵同班。伏武、怀 奇同班。偏、裨将军同班。凡二百四十号,为四十四班。

    又雍州置宁蛮校尉,广州置平越中郎将,北凉、南秦置西戎校尉,南秦、梁州 置平戎校尉,宁州置镇蛮校尉,西阳、南新蔡、晋熙、庐江等郡,置镇蛮护军,武 陵郡置安远护军,巴陵郡置度支校尉。皆立府,随府主号轻重而不为定。其将军施 于外国者,雄义、镇远、武安同班,拟镇、卫等三号。四抚同班,拟四征,四威同 班。拟四安。四绥同班,拟四平。安远、安边同班,拟忠武等号。抚河、卫海、安 沙、辅义同班,拟武臣等号。航海、宁沙、抚朔、平远同班,拟镇兵等号。龙幕、 威河、和戎、拓远、朔野、翊海同班,拟智威等号。梯山、宁寇、绥边、安漠、威 陇五号同班,拟智武等号。威漠、明义、昭信、绥河、宁境同班,拟轻车等号。候 律、振朔、宣节、向义、安陇同班,拟宁远等号。振漠、宁陇、陵海、安远、平寇 同班,拟威雄等号。怀德、执信、明节、横朔、驰义同班,拟武猛等号。安朔、宁 河、扫寇、静朔、怀关同班,拟骁雄等号。度嶂、奉化、康义、超陇、扬化同班, 拟猛烈等号。宁关、横沙、雄边、振陇、平河同班,拟忠勇等号。凿空、浮辽、弘 节、宣义、怀信同班,拟明智等号。明信、陵河、归义、款塞、捍海同班,拟光烈 等号。立义、仰化、弘信、守义、奉忠同班,拟飙勇等号。奉诚、立诚、建诚、显 诚、义诚同班,拟龙骧等号。尉辽、宁渤、绥岭、威塞、通侯同班,拟折冲等号。 扫荒、威荒、定荒、开荒、理荒同班,拟开远等号。奉节、扫节、建节、效节、伏 节同班,拟超武等号。渡河、陵海、承化、奉正、绥方同班,拟伏波等号。伏义、 怀泽、归诚、奉信、怀义同班,拟前锋等号。凡一百二十五将军,二十八班,并施 外国戎号,准于中夏焉。大同四年,魏彭城王尔硃仲远来降,以为定洛大将军,仍 使其北讨,故名云。

    陈承梁,皆循其制官,而又置相国,位列丞相上。并丞相、太宰、太傅、太保、 大司马、大将军,并以为赠官。定令,尚书置五员,郎二十一员。其余并遵梁制, 为十八班,而官有清浊。自十二班以上并诏授,表启不称姓。从十一班至九班,礼 数复为一等。又流外有七班,此是寒微士人为之。从此班者,方得进登第一班。其 亲王起家则为侍中。若加将军,方得有佐史,无将军则无府,止有国官。皇太子冢 嫡者,起家封王,依诸王起家。余子并封公,起家中书郎。诸王子并诸侯世子,起 家给事。三公子起家员外散骑侍郎,令仆子起家秘书郎。若员满,亦为板法曹,虽 高半阶,望终秘书郎下。次令仆子起家著作佐郎,亦为板行参军。此外有扬州主簿、 太学博士、王国侍郎、奉朝请、嗣王行参军,并起家官,未合发诏。诸王公参佐等 官,仍为清浊。或有选司补用,亦有府牒即授者,不拘年限,去留随意。在府之日, 唯宾游宴赏,时复修参,更无余事。若随府王在州,其僚佐等,或亦得预催督。若 其驱使,便有职务。其衣冠子弟,多自修立,非气类者,唯利是求,暴物乱政,皆 此之类。国之政事,并由中书省。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书 吏不足,并取助书。分掌二十一局事,各当尚书诸曹,并为上司,总国内机要,而 尚书唯听受而已。被委此官,多擅威势。其庶姓为州,若无将军者,谓之单车。郡 县官之任代下,有迎新送故之法,饷馈皆百姓出,并以定令。其所制品秩,今列之 云。

    相国,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开府 仪同三司,已上秩万石。巴陵王、汝阴王后,尚书令,已上秩中二千石。品并第一。

    中书监,尚书左右仆射,特进,太子二傅,左右光禄大夫,已上中二千石。品 并第二。

    中书令,侍中,散骑常侍,领、护军,中领、护军,吏部尚书,列曹尚书,金 紫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已上并中二千石。左右卫将军,御史中丞,已上二千石。 太后卫尉、太仆、少府三卿,太常、宗正、太府、卫尉、司农、少府、廷尉、光禄、 大匠、太仆、鸿胪、太舟等卿,太子詹事,国子祭酒,已上中二千石。扬州刺史, 凡单车刺史,加督进一品,都督进二品。不论持节假节,扬州、徐州加督,进二品 右光禄已下。加都督,第一品尚书令下。南徐、东扬州刺史,皇弟皇子封国王世子, 品并第三。

    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黄门侍郎,已上二千石。秘书监,中二千石。 左右骁骑、左右游击等将军,太子中庶子,已上二千石。太子左右卫率,二千石硃 衣直阁,云骑、游骑将军,中书侍郎,已上千石。尚书左右丞,尚书、吏部侍郎、 郎中,已上六百石。尚书郎中与吏部郎同列,今品同。太子三卿,太中、中散大夫, 司徒左右长史,已上千石。诸王师,依秩减之例。国子博士,千石。荆江南兗郢湘 雍等州刺史,六州加督,进在第三品东扬州下。加都督,进在第二品右光禄下。嗣 王、蕃王、郡公、县公等世子,品并第四。

    秘书丞,明堂、太庙、帝陵等令,已上六百石。散骑侍郎,前左右后军将军, 左右中郎将,已上千石。大长秋,二千石。太子中舍人、庶子,六百石。豫益广衡 等州,青州领冀州,北兗北徐等州,梁州领南秦州,司南梁交越桂霍宁等十五州, 加督,进在第四品雍州下。加都督,进在第三品南徐州下。不言秩。丹阳尹,中二 千石。会稽太守,二千石。加督,进在第四品雍州下。加都督进在第三品南徐州下。 诸郡若督及都督,皆以此差次为例。吴郡、吴兴二太守,二千石。侯世子,不言秩。 皇弟皇子府谘议参军,八百石。皇弟皇子府板谘议参军,不言秩。皇弟皇子府长史, 千石。皇弟皇子府板长史,不言秩。皇弟皇子府司马,千石。皇弟皇子府板司马, 不言秩。皇弟皇子公府从事中郎,六百石。品并第五。

    通直散骑侍郎,千石。著作郎,六百石。步兵、射声、长水、越骑、屯骑五校 尉,并千石。太子洗马,六百石。太子步兵、翊军、屯骑三校尉,并秩同台校。司 徒左西掾属,并本秩四百石。依减秩例。皇弟皇子友,依减秩例。皇弟皇子公府属, 本秩四百石。依减秩例。五经博士,六百石。子男世子,不言秩。万户以上郡太守、 内史、相,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谘议参军,六百石。板者不言秩。嗣王府、 皇弟皇子之庶子府长史、司马,并八百石。嗣王府官减正王府一阶。其板长史、司 马,并不言秩。庶姓公府谘议参军,六百石。与嗣王府同。其板者并不言秩。庶姓 公府长史、司马,并八百石。其板者并不言秩。嗣王庶姓公府从事中郎,六百石。 皇帝皇子府中录事参军、板府中录事参军,中记室参军、板中记室参军,中直兵参 军、板中直兵参军,扬州别驾中从事,皇弟皇子南徐荆江南兗郢湘雍州别驾中从事, 并不言秩,品并第六。

    给事中,六百石,员外散骑侍郎,秘书著作佐郎,并四百石。依减秩例。奉车、 驸马都尉,武贲中郎将,羽林监,冗从仆射,已上并六百石。谒者仆射,千石。南 台治书侍御史,六百石。太子舍人,二百石。依减秩例。太子门大夫,六百石。太 子旅贲中郎将、冗从仆射,并秩同台将。司徒主簿,依减秩例。司徒祭酒,不言秩。 领护军长史、司马,廷尉正、监、平,并六百石。皇弟皇子府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 板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功曹史、主簿,公府祭酒,并不言秩。皇弟皇子文学,依 减秩例。嗣王庶姓公府掾属,并本秩四百石。依减秩例。太子二傅丞,并六百石。 蕃王府谘议参军,四百石。蕃王府板谘议参军,不言秩。蕃王府长史、司马,六百 石。板者并不言秩。庶姓持节府谘议参军,四百石。庶姓非公不持节将军置长史, 六百石。庶姓持节府板谘议参军,不言秩。庶姓持节府长史、司马,并六百石。板 者皆不言秩。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及庶姓公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及 板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并不言秩。不满万户太守、内史、相,二千石。丹阳、 会稽、吴郡、吴兴及万户郡丞,并六百石。建康令,千石。建康正、监、平,秩同 廷尉。品并第七。

    中书通事舍人,依减秩例。积射、强弩、武卫等将军,公车令,太子左右积弩 将军,并六百石。奉朝请武骑常侍,依减秩例。太后三卿、十二卿、大长秋等丞, 并六百石。左右卫司马,不言秩。太子詹事丞,胄子律博士,并六百石。皇弟皇子 府正参军、板正参军、行参军、板行参军,嗣王府、皇弟子皇子之庶子府录事记室 中兵参军、板录事记室中兵参军、功曹史、主簿,庶姓非公不持节诸将军置主簿, 庶姓公府录事记室中兵参军、板录事记室中兵参军、主簿,嗣王庶姓公府祭酒,蕃 王府中录事记室直兵参军、板中录事记室直兵参军、,庶姓持节府中录事记室直兵 参军、及板中录事记室直兵参军,太子太傅、五官功曹史、主簿,少傅、五官功曹 史、主簿,已上并不言秩。太学博士,六百石。国子助教,司樽郎,安蛮戎越校尉 中郎将府等长史,六百石。蛮戎越等府佐无定品。自随主军号轻重。小府减大府一 阶。蛮戎越校尉中郎将等府板长史,不言秩。蛮戎越校尉中郎将等司马,六百石。 板者不言秩。庶姓南徐荆江南兗郢湘雍等州别驾中从事,不言秩。不满万户已下郡 丞,六百石。五千户已上县令、相,一千石。皇弟皇子国郎中令、大农、中尉,并 六百石。品并第八。

    左右二卫殿中将军,不言秩。南台侍御史。依秩减例。东宫通事舍人,不言秩。 材官将军,六百石。太子左右二卫率、殿中将军及丞、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 正参军、板正参军、行参军、板行参军,庶姓公府正参军、板正参军、蕃王府录事 记室中兵等参军、板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功曹史、主簿,正参军、板正参军、行 参军、板行参军,庶姓持节府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板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功曹 史、主簿庶姓豫益广衡青冀北兗北徐梁秦司南徐等州别驾中从事史,扬州主簿、西 曹及祭酒、议曹二从事,南徐州主簿、西曹、祭酒议曹二从事,皇弟皇子诸州主簿、 西曹,已上并不言秩。不满五千户已下县令、相,六百石。皇弟皇子国常侍、侍郎, 不言秩。嗣王国郎中令、大农、中尉,并四百石。嗣王国常侍,不言秩。蕃王国郎 中令、大农、殿中,并二百石。品并第九。

    又有戎号拟官,自一品至于九品,凡二百三十七。镇卫、骠骑、车骑等三号将 军,拟官品第一。比秩中二千石。四中、军、抚、卫、权。四征、东南西北。八镇 东南西北,左右前后。等十六号将军,拟官品第二。秩中二千石。八安、左前右后, 东南西北。四翊、左前右后。四平东南西北。等十六号将军,拟官品第三。秩中二 千石。忠武、军师、武臣、爪牙、龙骑、云麾、冠军、镇兵、翊师、宣惠、宣毅等 将军,四中郎将,智、仁、勇、信、严等五威、五武将军,合二十五号,拟官品第 四。秩中二千石。轻车、镇朔、武旅、贞毅、明威等将军,将军加大者至此。凡加 大,通进一阶。宁、安、征、振、宣等五远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小府、蛮越校尉 中郎将,随府主军号轻重。若单作,则减刺史一阶。若有将军,减将军一阶。合十 八号,拟官品第五。威雄、猛、烈、震、信、略、胜、风、力、光等十威,武猛、 略、胜、力、毅、健、烈、威、锐、勇等十武,猛毅、烈、威、震、锐、进、智、 胜、骏等十猛,壮武、勇、烈、猛、锐、威、力、毅、志、意等十壮,骁雄、桀、 猛、烈、武、勇、锐、名、胜、迅等十骁,雄猛、威、明、烈、信、武、勇、毅、 壮、健等十雄,忠勇、烈、猛、锐、壮、毅、捍、信、义、胜等十忠,明智、略、 远、勇、烈、威、锐、毅、胜、进等十明,光烈、明、英、远、胜、锐、命、勇、 戎、野等十光,飙勇、烈、猛、锐、奇、决、起、胜、略、出等十飙将军,平越中 郎,广、梁、南秦、南梁、宁等州小府。西戎、平戎、镇蛮三校尉等,拟官一百四 号,品第六。并千石。龙骧、武视、云旗、风烈、电威、雷音、驰锐、追锐、羽骑、 突骑、折冲、冠武、和戎、安垒、超猛、英果、扫虏、扫狄、武锐、摧锋、开远、 略远、贞威、决胜、清野、坚锐、轻车、拔山、云勇、振旅等将军,拟官三十号, 品第七。并六百石。超武、铁骑、楼船、宣猛、树功、克狄、平虏、棱威、戎昭、 威戎、伏波、雄戟、长剑、冲冠、雕骑、佽飞、勇骑、破敌、克敌、威虏等将军, 镇蛮护军,西阳、南新蔡、晋熙、庐江郡小府、镇蛮安远护军、度支校尉,随府主 号轻重。若单作,则减太守内史相一阶。若有将军,减一阶。安远护军,度支校尉 巴陵郡丞等,拟官二十三号,品第八。并六百石。前锋、武毅、开边、招远、金威、 破阵、荡寇、殄虏、横野、驰射等将军,拟官十号,品第九。并四百石。诸将起自 第六品已下,板则无秩。其虽除不领兵,领兵不满百人,并除此官而为州郡县者, 皆依本条减秩石。二千石减为千石,千石降为六百石。自四百石降而无秩。其州郡 县,自各以本秩论。凡板将军,皆降除一品。诸依此减降品秩。其应假给章印,各 依旧差,不贬夺。

    其封爵亦为九等之差。郡王第一品。秩万石。嗣王、蕃王、开国郡县公,第二 品。开国郡、县侯,第三品。开国县伯,第四品,并视中二千石。开国子,第五品。 开国男,第六品。并视二千石。汤沐食侯,第七品。乡、亭侯,第八品。并视千石。 关中、关外侯,第九品。视六百石。

    陈依梁制,年未满三十者,不得入仕。唯经学生策试得第,诸州光迎主簿,西 曹左奏及经为挽郎得仕。其诸郡,唯正王任丹阳尹经迎得出身,庶姓尹则不得。必 有奇才异行殊勋,别降恩旨叙用者,不在常例。其相知表启通举者,每常有之,亦 无年常考校黜陟之法。既不为此式,所以勤惰无辨。凡选官无定期,随阙即补,多 更互迁官,未必即进班秩。其官唯论清浊,从浊官得微清,则胜于转。若有迁授, 或由别敕,但移转一人为官,则诸官多须改动。其用官式,吏部先为白牒,录数十 人名,吏部尚书与参掌人共署奏。敕或可或不可。其不用者,更铨量奏请。若敕可, 则付选,更色别,量贵贱,内外分之,随才补用。以黄纸录名,八座通署,奏可, 即出付典名。而典以名贴鹤头板,整威仪,送往得官之家。其有特发诏授官者,即 宣付诏诰局,作诏章草奏闻。敕可,黄纸写出门下。门下答诏,请付外施行。又画 可,付选司行召。得诏官者,不必皆须待召。但闻诏出,明日,即与其亲入谢后, 诣尚书,上省拜受。若拜王公则临轩。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