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本惟虔。瞻榆束耒,望杏开田。方凭戬福, 伫咏丰年。

    秋报社,奏諴夏辞:

    北墉申礼,单出表诚。丰牺入荐,华乐在庭。原显既平,泉流又清。如云已 望,高廪斯盈。

    秋报稷,奏諴夏辞:

    人天务急,农亦勤止。或飐或藨,惟璟惟芑。凉风戒时,岁云秋矣。物成则报, 功施必祀。

    先农,奏諴夏辞:迎送神,与方丘同。

    农祥晨晰,土膏初起。春原俶载,青坛致祀。敛跸长阡,回旌外壝。房俎饰荐, 山罍沈滓。亲事硃弦,躬持黛耜。恭神务穑,受釐降祉。

    先圣先师,奏諴夏辞:

    经国立训,学重教先。三坟肇册,五典留篇。开凿理著,陶铸功宣。 东胶西序,春诵夏弦。芳尘载仰,祀典无骞。

    太庙歌辞:

    迎神歌辞:

    务本兴教,尊神体国。霜露感心,享祀陈则。官联式序,奔走在庭。几筵结慕, 裸献惟诚。嘉乐载合,神其降止。永言保之,锡以繁祉。

    登歌辞:

    孝熙严祖,师象敬宗。惟皇肃事,有来邕邕。雕梁霞复,绣云重。观德自 感,奉璋伊恭。彝斝尽饰,羽缀有容。升歌发藻,景福来从。

    俎入歌辞:郊丘、社、庙同。

    祭本用初,祀由功举。骏奔咸会,供神有序。明酌盈樽,丰牺实俎。幽金既荐, 缋错维旅。享由明德,香非稷黍。载流嘉庆,克固鸿绪。

    皇高祖太原府君神室歌辞:

    缔基发祥,肇源兴庆。乃仁乃哲,克明克令。庸宣国图,善流人咏。开我皇业, 七百同盛。

    皇曾祖康王神室歌辞:

    皇条俊茂,帝系灵长。丰功叠轨,厚利重光。福由善积,代以德彰。严恭尽礼, 永锡无疆。

    皇祖献王神室歌辞:

    盛才必达,丕基增旧。涉渭同符,迁邠等构。弘风迈德,义高道富。神鉴孔昭, 王猷克懋。

    皇考太祖武元皇帝神室歌辞:

    深仁冥著,至道潜敷。皇矣太祖,耀名天衢。翦商隆祚,奄宅隋区。有命既集, 诞开灵符。

    饮福酒歌辞:郊丘、社、庙同。

    神道正直,祀事有融。肃邕备礼,庄敬在躬。羞燔已具,奠酹将终。降祥惟永, 受福无穷。

    送神歌辞:

    飨礼具,利事成。伫旒冕,肃簪缨。金奏终,玉俎撤。尽孝敬,穷严洁。人祗 分,哀乐半。降景福,凭幽赞。

    元会:

    皇帝出入殿庭,奏皇夏辞:郊丘、社、庙同。

    深哉皇度,粹矣天仪。司陛整跸,式道先驰。八屯雾拥,七萃云披。退扬进揖, 步矩行规。勾陈乍转,华盖徐移。羽旗照耀,珪组陆离。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 临有度,纪律无亏。

    皇太子出入,奏肆夏辞:

    惟熙帝载,式固王猷。体乾建本,是曰孟侯。驰道美汉,寝门称周。德心既广, 道业惟优。傅保斯导,贤才与游。瑜玉发响,画轮停辀。皇基方峻,七鬯恆休。

    食举歌辞八首:

    燔黍设教礼之始,五味相资火为纪。平心和德在甘旨,牢羞既陈钟石俟,以斯 而御扬盛轨。

    养身必敬礼食昭,时和岁阜庶物饶。盐梅既济鼎铉调,特以肤腊加臐膮,威仪 济济懋皇朝。

    饔人进羞乐侑作,川潜之脍云飞勣。甘酸有宜芬勺药,金敦玉豆盛交错,御鼓 既声安以乐。

    玉食惟后膳必珍,芳菰既洁重秬新。是能安体又调神,荆包毕至海贡陈,用之 有节德无垠。

    嘉羞入馈犹化谧,沃土名滋帝台实。阳华之荣雕陵栗,鼎俎芬芳豆笾溢,通幽 致远车书一。

    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水豢良。桓蒲在位簨业张,加笾折俎烂成行,恩风 下济道化光。

    礼以安国仁为政,具物必陈饔牢盛。罝罘斤斧顺时令,怀生熙熙皆得性,于兹 宴喜流嘉庆。

    皇道四达礼乐成,临朝日举表时平。甘芳既饫醑以清,扬休玉卮正性情,隆我 帝载永明明。

    上寿歌辞:

    俗已乂,时又良。朝玉帛,会衣裳。基同北辰久,寿共南山长。黎元鼓腹乐未 央。

    宴群臣登歌辞:

    皇明驭历,仁深海县。载择良辰,式陈高宴。隅隅卿士,昂昂侯甸。车旗煜 龠,衣缨葱蒨。乐正展悬,司宫饰殿。三揖称礼,九宾为传。圆鼎临碑,方壶在面。 鹿鸣成曲,嘉鱼入荐。筐篚相辉,献酬交遍。饮和饱德,恩风长扇。

    文舞歌辞:

    天眷有属,后德惟明。君临万宇,昭事百灵。濯以江汉,树之风声。罄地必归, 穷天皆至。六戎仰朔,八蛮请吏。烟云献彩,龟龙表异。缉和礼乐,变理阴阳。功 由舞见,德以歌彰。两仪同大,日月齐光。

    武舞歌辞:

    惟皇御宇,惟帝乘乾。五材并用,七德兼宣。平暴夷险,拯溺救燔。九域载安, 兆庶斯赖。绩地之厚,补天之大。声隆有截,化覃无外。鼓钟既奋,干戚攸陈。功 高德重,政谧化淳。鸿休永播,久而弥新。

    大射登歌辞:

    道谧金科照,时乂玉条明。优贤飨礼洽,选德射仪成。銮旗郁云动,宝轪俨天 行。巾车整三乏,司裘饰五正。鸣球响高殿,华钟震广庭。乌号传昔美,淇卫著前 名。揖让皆时杰,升降尽朝英。附枝观体定,杯水睹心平。丰觚既来去,燔炙复从 横。欣看礼乐盛,喜遇黄河清。

    凯乐歌辞三首:

    述帝德:

    于穆我后,睿哲钦明。膺天之命,载育群生。开元创历,迈德垂声。朝宗万宇, 祗事百灵。焕乎皇道,昭哉帝则。惠政滂流,仁风四塞。淮海未宾,江湖背德。运 筹必胜,濯征斯克。八荒务卷,四表云褰。雄图盛略,迈后光前。寰区已泰,福祚 方延。长歌凯乐,天子万年。

    述诸军用命:

    帝德远覃,天维宏布。功高云天,声隆韶护。惟彼海隅,未从王度。皇 赫斯怒,元戎启路。桓桓猛将,赳赳英谟。攻如燎发,战似摧枯。救兹涂炭,克彼 妖逋。尘清两越,气静三吴。鲸鲵已夷,封疆载辟。班马萧萧,归旌弈弈。云台表 效,司勋纪绩。业并山河,道固金石。

    述天下太平:

    阪泉轩德,丹浦尧勋。始实以武,终乃以文。嘉乐圣主,大哉为君。出师命将, 廓定重氛。书轨既并,干戈是戢。弘风设教,政成人立。礼乐聿兴,衣裳载缉。风 云自美,嘉祥爰集。皇皇圣政,穆穆神猷。牢笼虞夏,度越姬刘。日月比曜,天地 同休。永清四海,长帝九州。

    皇后房内歌辞:

    至顺垂典,正内弘风。母仪万国,训范六宫。求贤启化,进善宣功。家邦载序, 道业斯融。

    大业元年,炀帝又诏修高庙乐,曰:“古先哲王,经国成务,莫不因人心而制 礼,则天明而作乐。昔汉氏诸庙别所,乐亦不同,至于光武之后,始立共堂之制。 魏文承运,初营庙寝,太祖一室,独为别宫。自兹之后,兵车交争,制作规模,日 不暇给。伏惟高祖文皇帝,功侔造物,道济生灵,享荐宜殊,乐舞须别。今若月祭 时飨,既与诸祖共庭,至于舞功,独于一室,交违礼意,未合人情。其详议以闻。” 有司未及陈奏,帝又以礼乐之事,总付秘书监柳顾言、少府副监何稠、著作郎诸葛 颍、秘书郎袁庆隆等,增多开皇乐器,大益乐员,郊庙乐悬,并令新制。顾言等后 亲,帝复难于改作,其议竟寝。诸郊庙歌辞,亦并依旧制,唯新造高祖庙歌九 首。今亡。又遣秘书省学士定殿前乐工歌十四首,终大业世,每举用焉。帝又诏博 访知钟律歌管者,皆追之。时有曹士立、裴文通、唐罗汉、常宝金等,虽知操弄, 雅郑莫分,然总付太常,详令删定。议修一百四曲,其五曲在宫调,黄钟也;一曲 应调,大吕也;二十五曲商调,太簇也;一十四曲角调,姑洗也;一十三曲变徵调, 蕤宾也;八曲徵调,林钟也;二十五曲羽调,南吕也;一十三曲变宫调,应钟也。 其曲大抵以诗为本,参以古调,渐欲播之弦歌,被之金石。仍属戎车,不遑刊正, 礼乐之事,竟无成功焉。

    自汉至梁、陈乐工,其大数不相逾越。及周并齐,隋并陈,各得其乐工,多为 编户。至六年,帝乃大括魏、齐、周、陈乐人子弟,悉配太常,并于关中为坊置之, 其数益多前代。顾言等又奏,仙都宫内,四时祭享,还用太庙之乐,歌功论德,别 制其辞。七庙同院,乐依旧式。又造飨宴殿庭宫悬乐器,布陈簨虡,大抵同前,而 于四隅各加二建鼓、三案。又设十二镈,镈别钟磬二架,各依辰位为调,合三十六 架。至于音律节奏,皆依雅曲,意在演令繁会,自梁武帝之始也,开皇时,废不用, 至是又复焉。高祖时,宫悬乐器,唯有一部,殿庭飨宴用之。平陈所获,又有二部, 宗庙郊丘分用之。至是并于乐府藏而不用。更造三部:五郊二十架,工一百四十三 人。庙庭二十架,工一百五十人。飨宴二十架,工一百七人。舞郎各二等,并一百 三十二人。

    顾言又增房内乐,益其钟磬,奏议曰:“房内乐者,主为王后弦歌讽诵而事君 子,故以房室为名。燕礼飨饮酒礼,亦取而用也。故云:‘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 焉。’文王之风,由近及远,乡乐以感人,须存雅正。既不设钟鼓,义无四悬,何 以取正于妇道也。磬师职云:‘燕乐之钟磬。”郑玄曰:‘燕乐,房内乐也, 所谓阴声,金石备矣。’以此而论,房内之乐,非独弦歌,必有钟磬也。内宰职 云:‘正后服位,诏其礼乐之仪。’郑玄云:‘荐撤之礼,当与乐相应。’荐撤之 言,虽施祭祀,其入出宾客,理亦宜同。请以歌钟歌磬,各设二虡,土革丝竹并副 之,并升歌下管,总名房内之乐。女奴肄习,朝燕用之。”制曰:“可。”于是内 宫悬二十虡。其镈钟十二,皆以大磬充。去建鼓,馀饰并与殿庭同。

    皇太子轩悬,去南面,设三镈钟于辰丑申,三建鼓亦如之。编钟三虡,编磬三 虡,共三镈钟为九虡。其登歌减者二人。簨虡金三博山。乐器应漆者硃漆之。其二 舞用六佾。

    其雅乐鼓吹,多依开皇之故。雅乐合二十器,今列之如左:

    金之属二:一曰镈钟,每钟悬一簨虡,各应律吕之音,即黄帝所命伶伦铸十二 钟,和五音者也。二曰编钟,小钟也,各应律吕,大小以次,编而悬之。上下皆八, 合十六钟,悬于一簨虡。

    石之属一:曰磬,用玉若石为之,悬如编钟之法。

    丝之属四:一曰琴,神农制为五弦,周文王加二弦为七者也。二曰瑟,二十七 弦,伏牺所作者也。三曰筑,十二弦。四曰筝,十三弦,所谓秦声,蒙恬所作者也。

    竹之属三:一曰箫,十六管,长二尺,舜所造者也。二曰篪,长尺四寸,八孔, 苏公所作者也。三曰笛,凡十二孔,汉武帝时丘仲所作者也。京房备五音,有七孔, 以应七声。黄钟之笛,长二尺八寸四分四厘有奇,其余亦上下相次,以为长短。

    匏之属二:一曰笙,二曰竽,并女娲之所作也。笙列管十九,于匏内施簧而吹 之。竽大,三十六管。

    土之属一:曰埙,六孔,暴辛公之所作者也。

    革之属五:一曰建鼓,夏后氏加四足,谓之足鼓。殷人柱贯之,谓之楹鼓。周 人悬之,谓之悬鼓。近代相承,植而贯之,谓之建鼓。盖殷所作也。又栖翔鹭于其 上,不知何代所加。或曰,鹄也,取其声扬而远闻。或曰,鹭,鼓精也。越王勾践 击大鼓于雷门以压吴。晋时移于建康,有双鹭哾鼓而飞入云。或曰,皆非也。诗 云:“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古之君子,悲周道之衰,颂声之辍, 饰鼓以鹭,存其风流。未知孰是。灵鼓、灵鼗,并入面。雷鼓、雷鼗,六面。路鼓、 路鼗,四面。鼓以桴击,鼗贯其中而手摇之。又有节鼓,不知谁所造也。

    木之属二:一曰柷,如桶,方二尺八寸,中有椎柄,连底动之,令左右击,以 节乐。二曰敔,如伏兽,背有二十七鉏铻,以竹长尺,横栎之,以止乐焉。

    簨虡,所以悬钟磬,横曰簨,饰以鳞属,植曰虡,饰以臝及羽属。簨加木板于 上,谓之业。殷人刻其上为崇牙,以挂悬。周人画缯为纻,戴之以璧,垂五采羽于 其下,树于簨虡之角。近代又加金博山于簨上,垂流苏,以合采羽。五代相因,同 用之。

    始开皇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 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又 杂有疏勒、扶南、康国、百济、突厥、新罗、倭国等伎。其后牛弘请存鞞、 铎、巾、拂等四舞,与新伎并陈。因称:“四舞,按汉、魏以来,并 施于宴飨。鞞舞,汉巴、渝舞也。至章帝造鞞舞辞云‘关东有贤女’,魏 明代汉曲云‘明明魏皇帝’。铎舞,傅玄代魏辞云‘振铎鸣金’,成公绥赋云 ‘鞞铎舞庭,八音并陈’是也。拂舞者,沈约宋志云:‘吴舞,吴人 思晋化。’其辞本云‘白符鸠’是也。巾舞者,公莫舞也。伏滔云:‘项 庄因舞,欲剑高祖,项伯纡长袖以扞其锋,魏、晋传为舞焉。’检此虽非正乐,亦 前代旧声。故梁武报沈约云:‘鞞、铎、巾、拂,古之遗风。’ 杨泓云:‘此舞本二八人,桓玄即真,为八佾。后因而不改。’齐人王僧虔已论其 事。平陈所得者,犹充八佾,于悬内继二舞后作之,为失斯大。检四舞由来,其实 已久。请并在宴会,与杂伎同设,于西凉前奏之。”帝曰:“其声音节奏及舞,悉 宜依旧。惟舞人不须捉鞞拂等。”及大业中,炀帝乃定清乐、西凉、龟 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以为 九部。乐器工衣创造既成,大备于兹矣。

    清乐其始即清商三调是也,并汉来旧曲。乐器形制,并歌章古辞,与 魏三祖所作者,皆被于史籍。属晋朝迁播,夷羯窃据,其音分散。苻永固平张氏, 始于凉州得之。宋武平关中,因而入南,不复存于内地。及平陈后获之。高祖听之, 善其节奏,曰:“此华夏正声也。昔因永嘉,流于江外,我受天明命,今复会同。 虽赏逐时迁,而古致犹在。可以此为本,微更损益,去其哀怨,考而补之。以新定 律吕,更造乐器。”其歌曲有阳伴,舞曲有明君、并契。其乐器有钟、 磬、琴、瑟、击琴、琵琶、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篪、埙等十五种, 为一部。工二十五人。

    西凉者,起苻氏之末,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号 为秦汉伎。魏太武既平河西得之,谓之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遂谓之国伎。 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杨泽新声、神白马 之类,生于胡戎。胡戎歌非汉魏遗曲,故其乐器声调,悉与书史不同。其歌曲有 永世乐,解曲有万世丰舞,曲有于阗佛曲。其乐器有钟、磬、弹筝、 搊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五弦、笙、箫、大筚篥、长笛、小筚篥、横笛、腰 鼓、齐鼓、担鼓、铜拔、贝等十九种,为一部。工二十七人。

    龟兹者,起自吕光灭龟兹,因得其声。吕氏亡,其乐分散,后魏平中原, 复获之。其声后多变易。至隋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土龟兹等,凡 三部。开皇中,其器大盛于闾干。时有曹妙达、王长通、李士衡、郭金乐、安进贵 等,皆妙绝弦管,新声奇变,朝改暮易,持其音技,估衒公王之间,举时争相慕尚。 高祖病之,谓群臣曰:“闻公等皆好新变,所奏无复正声,此不祥之大也。自家形 国,化成人风,勿谓天下方然,公家家自有风俗矣。存亡善恶,莫不系之。乐感人 深,事资和雅,公等对亲宾宴饮,宜奏正声;声不正,何可使兒女闻也!”帝虽有 此敕,而竟不能救焉。炀帝不解音律,略不关怀。后大制艳篇,辞极淫绮。令乐正 白明达造新声,创万岁乐、藏钩乐、七夕相逢乐、投壶乐、舞 席同心髻、玉女行觞、神仙留客、掷砖续命、斗鸡子、斗百 草、泛龙舟、还旧宫、长乐花及十二时等曲,掩抑摧藏,哀音 断绝。帝悦之无已,谓幸臣曰:“多弹曲者,如人多读书。读书多则能撰书,弹曲 多即能造曲。此理之然也。”因语明达云:“齐氏偏隅,曹妙达犹自封王。我今天 下大同,欲贵汝,宜自修谨。”六年,高昌献圣明乐曲,帝令知音者于馆所听 之,归而肄习。及客方献,先于前奏之,胡夷皆惊焉。其歌曲有善善摩尼,解 曲有婆伽兒,舞曲有小天,又有疏勒盐。其乐器有竖箜篌、琵琶、五 弦、笙、笛、箫、筚篥、毛员鼓、都昙鼓、答腊鼓、腰鼓、羯鼓、鸡娄鼓、铜拔、 贝等十五种,为一部。工二十人。

    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歌 曲有沙石疆,舞曲有天曲。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 员鼓、都昙鼓、铜拔、贝等九种,为一部。工十二人。

    康国,起自周武帝娉北狄为后,得其所获西戎伎,因其声。歌曲有戢殿 农和正,舞曲有贺兰钵鼻始、末奚波地、农惠钵鼻始、前拔地惠 地等四曲。乐器有笛、正鼓、加鼓、铜拔等四种,为一部。工七人。

    疏勒、安国、高丽,并起自后魏平冯氏及通西域,因得其伎。后 渐繁会其声,以别于太乐。

    疏勒,歌曲有亢利死让乐,舞曲有远服,解曲有盐曲。乐器 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笛、箫、筚篥、答腊鼓、腰鼓、羯鼓、鸡娄鼓等十种,为 一部,工十二人。

    安国,歌曲有附萨单时,舞曲有末奚,解曲有居和祗。乐器 有箜篌、琵琶、五弦、笛、箫、筚篥、双筚篥、正鼓、和鼓、铜拔等十种,为一部。 工十二人。

    高丽,歌曲有芝栖,舞曲有歌芝栖。乐器有弹筝、卧箜篌、竖箜 篌、琵琶、五弦、笛、笙、箫、小筚篥、桃皮筚篥、腰鼓、齐鼓、担鼓、贝等十四 种,为一部。工十八人。

    礼毕者,本出自晋太尉庾亮家。亮卒,其伎追思亮,因假为其面,执翳以 舞,象其容,取其谥以号之,谓之为文康乐。每奏九部乐终则陈之,故以礼毕 为名。其行曲有单交路,舞曲有散花。乐器有笛、笙、箫、篪、铃槃、鞞、 腰鼓等七种,三悬为一部。工二十二人。

    始齐武平中,有鱼龙烂漫、俳优、硃儒、山车、巨象、拔井、种瓜、杀马、剥 驴等,奇怪异端,百有余物,名为百戏。周时,郑译有宠于宣帝,奏征齐散乐人, 并会京师为之。盖秦角抵之流者也。开皇初,并放遣之。及大业二年,突厥染干来 朝,炀帝欲夸之,总追四方散乐,大集东都。初于芳华苑积翠池侧,帝帷宫女观之。 有舍利先来,戏于场内,须臾跳跃,激水满衢,鼋鼍龟鰲,水人虫鱼,遍覆于地。 又有大鲸鱼,喷雾翳日,倏忽化成黄龙,长七八丈,耸踊而出,名曰黄龙变。 又以绳系两柱,相去十丈,遣二倡女对舞绳上,相逢切肩而过,歌舞不辍。又为夏 育扛鼎,取车轮石臼大甕器等,各于掌上而跳弄之。并二人戴竿,其上有舞,忽然 腾透而换易之。又有神鰲负山,幻人吐火,千变万化,旷古莫俦。染干大骇之。自 是皆于太常教习。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 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伎人皆衣锦绣 缯彩。其歌舞者,多为妇人服,鸣环佩,饰以花毦者,殆三万人。初课京兆、河南 制此衣服,而两京缯锦,为之中虚。三年,驾幸榆林,突厥启民朝于行宫,帝又设 以示之。六年,诸夷大献方物。突厥启民以下,皆国主亲来朝贺。乃于天津街盛陈 百戏,自海内凡有奇伎,无不总萃。崇侈器玩,盛饰衣服,皆用珠翠金银,锦罽絺 绣。其营费钜亿万。关西以安德王雄总之,东都以齐王暕总之,金石匏革之声,闻 数十里外。弹弦扌厌管以上,一万八千人。大列炬火,光烛天地,百戏之盛,振古 无比。自是每年以为常焉。

    故事,天子有事于太庙,备法驾,陈羽葆,以入于次。礼毕升车,而鼓吹并作。 开皇十七年诏曰:“昔五帝异乐,三王殊礼,皆随事而有损益,因情而立节文。仰 惟祭享宗庙,瞻敬如在,罔极之感,情深兹日。而礼毕升路,鼓吹发音,还入宫门, 金石振响。斯则哀乐同日,心事相违,情所不安,理实未允。宜改兹往式,用弘礼 教。自今以后,享庙日不须设鼓吹,殿庭勿设乐悬。在庙内及诸祭,并依旧。其王 公已下,祭私庙日,不得作音乐。”

    至大业中,炀帝制宴飨设鼓吹,依梁为十二案。案别有錞于、钲、铎、军乐鼓 吹等一部。案下皆熊罢貙豹,腾倚承之,以象百兽之舞。其大驾鼓吹,并硃漆画。 大驾鼓吹、小鼓加金镯、羽葆鼓、铙鼓、节鼓,皆五采重盖,其羽葆鼓,仍饰以羽 葆。长鸣、中鸣、大小横吹,五采衣幡,绯掌,画交龙,五采脚。大角幡亦如之。 大鼓、长鸣、大横吹、节鼓及横吹后笛、箫、筚篥、笳、桃皮筚篥等工人服,皆绯 地苣文为袍袴及帽。金钲、㭎鼓,其钲鼓皆加八角紫伞。小鼓、中鸣、小横吹及横 吹后笛、箫、筚篥、笳、桃皮筚篥等工人服,并青地苣文袍袴及帽。羽葆鼓、铙及 歌、箫、笳工人服,并武弁,硃褠衣,革带。大角工人,平巾帻,绯衫,白布大口 袴。其鼓吹督帅服,与大角同。以下准督帅服,亦如之。

    㭎鼓一曲,十二变,与金钲同。夜警用一曲俱尽。次奏大鼓。大鼓,一十五曲 供大驾,一十二曲供皇太子,一十曲供王公等。小鼓,九曲供大驾,三曲供皇太子 及王公等。

    长鸣色角,一百二十具供大驾,三十六具供皇太子,十八具供王公等。

    次鸣色角,一百二十具供大驾,十二具供皇太子,一十具供王公等。

    大角,第一曲起捉马,第二曲被马,第三曲骑马,第四曲行,第五曲入阵,第 六曲收军,第七曲下营。皆以三通为一曲。其辞并本之鲜卑。

    铙鼓,十二曲供大驾,六曲供皇太子,三曲供王公等。其乐器有鼓,并歌箫、 笳。

    大横吹,二十九曲供大驾,九曲供皇太子,七曲供王公。其乐器有角、节鼓、 笛、箫、筚篥、笳、桃皮筚篥。

    小横吹,十二曲供大驾,夜警则十二曲俱用。其乐器有角、笛、箫、筚篥、笳、 桃皮筚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