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资敬, 无亏亚贰,况于两公,而云不可?”制曰:“可。”

    后齐制,新立学,必释奠礼先圣先师,每岁春秋二仲,常行其礼。每月旦,祭 酒领博士已下及国子诸学生已上,太学、四门博士升堂,助教已下、太学诸生阶下, 拜孔揖颜。日出行事而不至者,记之为一负。雨沾服则止。学生每十日给假,皆以 丙日放之。郡学则于坊内立孔、颜庙,博士已下,亦每月朝云。

    隋制,国子寺,每岁以四仲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先师。年别一行乡饮酒礼。州 郡学则以春秋仲月释奠。州郡县亦每年于学一行乡饮酒礼。学生皆乙日试书,丙日 给假焉。

    梁元会之礼,未明,庭燎设,文物充庭。台门辟,禁卫皆严,有司各从其事。 太阶东置白兽樽。群臣及诸蕃客并集,各从其班而拜。侍中奏中严,王公卿尹各执 珪璧入拜。侍中乃奏外办,皇帝服衮冕,乘舆以出。侍中扶左,常侍扶右,黄门侍 郎一人执曲直华盖从。至阶,降舆,纳舄升坐。有司御前施奉珪藉。王公以下,至 阼阶,脱舄剑,升殿,席南奉贽珪璧毕,下殿,纳舄佩剑,诣本位。主客即徙珪璧 于东厢。帝兴,入,徙御坐于西壁下,东向。设皇太子王公已下位。又奏中严,皇 帝服通天冠,升御坐。王公上寿礼毕,食。食毕,乐伎奏。太宫进御酒,主书赋黄 甘,逮二品已上。尚书驺骑引计吏,郡国各一人,皆跪受诏。侍中读五条诏,计吏 每应诺讫,令陈便宜者,听诣白兽樽,以次还坐。宴乐罢,皇帝乘舆以入。皇太子 朝,则远游冠服,乘金辂,卤簿以行。预会则剑履升坐。会讫,先兴。天监六年诏 曰:“顷代以来,元日朝毕,次会群臣,则移就西壁下,东向坐。求之古义,王者 宴万国,唯应南面,何更居东面?”于是御坐南向,以西方为上。皇太子以下,在 北壁坐者,悉西边东向。尚书令以下在南方坐者,悉东边西向。旧元日御坐东向, 酒壶在东壁下。御坐既南向,乃诏壶于南兰下。又诏:“元日受五等贽,珪璧并量 付所司。”周舍案:“周礼冢宰,大朝觐,赞玉币。尚书,古之冢宰。顷王者 不亲抚玉,则不复须冢宰赞助。寻尚书主客曹郎,既冢宰隶职,今元日五等奠玉既 竟,请以主客郎受。郑玄注觐礼云:‘既受之后,出付玉人于外。’汉时少府, 职掌珪璧,请主客受玉,付少府掌。”帝从之。又尚书仆射沈约议:“正会仪注, 御出,乘舆至太极殿前,纳舄升阶。寻路寝之设,本是人君居处,不容自敬宫室。 案汉氏则乘小车升殿。请自今元正及大公事,御宜乘小舆至太极阶,仍乘版舆升殿。” 制:“可。”

    陈制,先元会十日,百官并习仪注,令仆已下,悉公服监之。设庭燎,街阙、 城上、殿前皆严兵,百官各设部位而朝。宫人皆于东堂,隔绮疏而观。宫门既无籍, 外人但绛衣者,亦得入观。是日,上事人发白兽樽。自余亦多依梁礼云。

    后齐正日,侍中宣诏慰劳州郡国使。诏牍长一尺三寸,广一尺,雌黄涂饰,上 写诏书三。计会日,侍中依仪劳郡国计吏,问刺史太守安不,及谷价麦苗善恶,人 间疾苦。又班五条诏书于诸州郡国使人,写以诏牍一枚,长二尺五寸,广一尺三寸, 亦以雌黄涂饰,上写诏书。正会日,依仪宣示使人,归以告刺史二千石。一曰,政 在正身,在爱人,去残贼,择良吏,正决狱,平徭赋。二曰,人生在勤,勤则不匮, 其劝率田桑,无或烦扰。三曰,六极之人,务加宽养,必使生有以自救,没有以自 给。四曰,长吏华浮,奉客以求小誉,逐末舍本,政之所疾,宜谨察之。五曰,人 事意气,干乱奉公,外内溷淆,纲纪不设,所宜纠劾。正会日,侍中黄门宣诏劳诸 郡上计。劳讫付纸,遣陈土宜。字有脱误者,呼起席后立。书迹滥劣者,饮墨水一 升。文理孟浪无可取者,夺容刀及席。即而本曹郎中考其文迹才辞可聚者,录牒吏 部,简同流外三品叙。元正大飨,百官一品已下,流外九品已上预会。一品已下、 正三品已上、开国公侯伯、散品公侯及特命之官、下代刺史,并升殿。从三品已下、 从九品以上及奉正使人比流官者,在阶下。勋品已下端门外。

    隋制,正旦及冬至,文物充庭,皇帝出西房,即御座。皇太子卤簿至显阳门外, 入贺。复诣皇后御殿,拜贺讫,还宫。皇太子朝讫,群官客使入就位,再拜。上公 一人,诣西阶,解剑,升贺;降阶,带剑,复位而拜。有司奏诸州表。群官在位者 又拜而出。皇帝入东房,有司奏行事讫,乃出西房。坐定,群官入就位,上寿讫, 上下俱拜。皇帝举酒,上下舞蹈,三称万岁。皇太子预会,则设坐于御东南,西向。 群臣上寿毕,入,解剑以升。会讫,先兴。

    后齐元日,中宫朝会,陈乐,皇后袆衣乘舆,以出于昭阳殿。坐定,内外命妇 拜,皇后兴,妃主皆跪。皇后坐,妃主皆起,长公主一人,前跪拜贺。礼毕,皇后 入室,乃移幄坐于西厢。皇后改服褕狄以出。坐定,公主一人上寿讫,就坐。御酒 食,赐爵,并如外朝会。

    隋仪如后齐制,而又有皇后受群臣贺礼。则皇后御坐,而内侍受群臣拜以入, 承令而出,群臣拜而罢。

    后齐皇太子月五朝。未明二刻,乘小舆出,为三师降。至承华门,升石山安车, 三师轺车在前,三少在后,自云龙门入。皇帝御殿前,设拜席位,至柏阁,斋帅引, 洗马、中庶子从。至殿前席南,北面再拜。

    天保元年,皇太子监国,在西林园冬会。群议皆东面。二年,于北城第内冬会, 又议东面。吏部郎陆卬疑非礼,魏收改为西面。邢子才议欲依前,曰:

    凡礼有同者,不可令异。诗说,天子至于大夫,皆乘四马,况以方面之少, 何可皆不同乎?若太子定西面者,王公卿大夫士,复何面邪?南面人君正位,今一 官之长,无不南面,太子听政,亦南面坐。议者言皆晋旧事,太子在东宫西面,为 避尊位,非为向台殿也。子才以为东晋博议,依汉、魏之旧,太子普臣四海,不以 为嫌,又何疑于东面?礼“世子绝旁亲”“世子冠于阼”“冢子生,接以 太牢”汉元著令,太子绝驰道。此皆礼同于君。又晋王公世子,摄命临国,乘七 旒安车,驾用三马,礼同三公。近宋太子乘象辂,皆有同处,不以为嫌。况东面者, 君臣通礼,独何为避?明为向台,所以然也。近皇太子在西林园,在于殿犹且东面, 于北城非宫殿之处,更不得邪?诸人以东面为尊,宴会须避。案燕礼、燕义, 君位在东,宾位则在西,君位在阼阶,故有武王践阼篇,不在西也。礼 “乘君之车,不敢旷左”君在,恶空其位,左亦在东,不在西也。“君在阼,夫 人在房”郑注“人君尊东也”前代及今,皇帝宴会接客,亦东堂西面。若以东 面为贵,皇太子以储后之礼,监国之重,别第宴臣宾,自得申其正位。礼者皆东宫 臣属,公卿接宴,观礼而已。若以西面为卑,实是君之正位。太公不肯北面说丹 书,西面则道之,西面乃尊也。君位南面,有东有西,何可皆避?且事虽少异, 有可相比者。周公,臣也,太子,子也。周公为冢宰,太子为储贰。明堂尊于别第, 朝诸侯重于宴臣宾,南面贵于东面。臣疏于子,冢宰轻于储贰。周公摄政,得在明 堂南面朝诸侯。今太子监国,不得于别第异宫东面宴客,情所未安。且君行以太子 监国,君宴不以公卿为宾,明父子无嫌,君臣有嫌。案仪注,亲王受诏冠婚, 皇子皇女皆东面。今不约王公南面,而独约太子,何所取邪?议者南尊改就西面, 转君位,更非合礼。方面既少,难为节文。东西二面,君臣通用,太子宜然,于礼 为允。

    魏收议云:

    去天保初,皇太子监国。冬会群官于西园都亭,坐从东面,义取于向中宫台殿 故也。二年于宫冬会,坐乃东面,收窃以为疑。前者遂有别议,议者同之。邢尚书 以前定东面之议,复申本怀,此乃国之大礼,无容不尽所见。收以为太子东宫,位 在于震,长子之义也。案易八卦,正位向中。皇太子今居北城,于宫殿为东北, 南面而坐,于义为背也。前者立议,据东宫为本。又案东宫旧事,太子宴会, 多以西面为礼,此又成证,非徒言也。不言太子常无东南二面之坐,但用之有所。 至如西园东面,所不疑也。未知君臣车服有同异之议,何为而发?就如所云,但知 礼有同者,不可令异。不知礼有异者,不可令同。苟别君臣同异之礼,恐重纸累札, 书不尽也。

    子才竟执东面,收执西面,授引经据,大相往复。其后竟从西面为定。时议又 疑宫吏之姓与太子名同。子才又谓曰:“案曲礼‘大夫士之子,不与世子同名。’ 郑注云:‘若先之生,亦不改。’汉法,天子登位,布名于天下,四海之内, 无不咸避。案春秋经‘卫石恶出奔晋’,在卫侯衎卒之前。衎卒,其子恶始立。 明石恶于长子同名。诸侯长子,在一国之内,与皇太子于天子,礼亦不异。郑言先 生不改,盖以此义。卫石恶、宋向戌皆与君同名,春秋不讥。皇太子虽有储贰 之重,未为海内所避,何容便改人姓。然事有消息,不得皆同于古。宫吏至微,而 有所犯,朝夕从事,亦是难安,宜听出宫,尚书更补他职。”制曰:“可。”

    后周制,正之二日,皇太子南面,列轩悬,宫官朝贺。及开皇初,皇太子勇准 故事,张乐受朝,宫臣及京官北面称庆。高祖诮之。是后定仪注,西面而坐,唯宫 臣称庆,台官不复总集。炀帝之为太子,奏降章服,宫官请不称臣。诏许之。后齐 立春日,皇帝服通天冠、青介帻、青纱袍,佩苍玉,青带、青袴、青袜舄,而受朝 于太极殿。尚书令等坐定,三公郎中诣席,跪读时令讫,典御酌酒卮,置郎中前, 郎中耑,还席伏饮,礼成而出。立夏、季夏、立秋读令,则施御座于中楹,南向。 立冬如立春,于西厢东向。各以其时之色服,仪并如春礼。

    后齐每策秀孝,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考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皇帝常服,乘 舆出,坐于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对。其有脱误、书滥、孟浪者,起立席后,饮 墨水,脱容刀。

    后齐宴宗室礼,皇帝常服,别殿西厢东向。七庙子孙皆公服,无官者,单衣介 帻,集神武门。宗室尊卑,次于殿庭。七十者二人扶拜,八十者扶而不拜。升殿就 位,皇帝兴,宗室伏。皇帝坐,乃兴拜而坐。尊者南面,卑者北面,皆以西为上。 八十者一坐。再至,进丝竹之乐。三爵毕,宗室避席,待诏而后复位。乃行无算爵。

    正晦泛舟,则皇帝乘舆,鼓吹至行殿。升御坐,乘版舆,以与王公登舟,置酒。 非预泛者,坐于便幕。

    仲春令辰,陈养老礼。先一日,三老五更斋于国学。皇帝进贤冠、玄纱袍,至 璧雍,入总章堂。列宫悬。王公已下及国老庶老各定位。司徒以羽仪武贲安车,迎 三老五更于国学。并进贤冠、玄服、黑舄、素带。国子生黑介帻、青衿、单衣,乘 马从以至。皇帝释剑,执珽,迎于门内。三老至门,五更去门十步,则降车以入。 皇帝拜,三老五更摄齐答拜。皇帝揖进,三老在前,五更在后,升自右阶,就筵。 三老坐,五更立。皇帝升堂,北面。公卿升自左阶,北面。三公授几杖,卿正履, 国老庶老各就位。皇帝拜三老,群臣皆拜。不拜五更。乃坐,皇帝西向,肃拜五更。 进珍羞酒食,亲袒割,执酱以馈,执爵以酳。以次进五更。又设酒酏于国老庶老。 皇帝升御坐,三老乃论五孝六顺,典训大纲。皇帝虚躬请受,礼毕而还。又都下及 外州人年七十已上,赐鸠杖黄帽。有敕即给,不为常也。

    后周保定三年,陈养老之礼。以太傅、燕国公于谨为三老。有司具礼择日,高 祖幸太学以食之。事见谨传。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