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五章 秦牧的底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间内平息局面。

    这个计划的可行性非常高,刘云飞从来都没怀疑过会失败。

    他这一路西行,大小战争打过几十场,可是自己连一个战士都没损失,这极大的提升刘云飞的信心。

    刘云飞很清楚,自己将要进行的作战,是一场超越时空的作战。汴梁城内的禁军,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和谁打,也根本不可能有正确的应对方式。

    近卫团,无疑就是大宋的天兵天将。

    换了原来,刘云飞会为了这个可见的未来而激动,可是经过万里长征的刘云飞,眼界早超越了简单的拿下城池,打败敌人这个层面。

    他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建设一个新世界。

    所以即使现在处在二级战备状态,整个二连除了必不可少的值班人员,全部都聚集在教室里,跟着姜校长学习炼钢的原理和工艺。

    这也是秦牧既定的安排。

    全新的炼钢厂,无疑是新世纪的基石。只凭第一期大学毕业生——这个和后世的大学毕业完全不是一个层次,和初步经过锻炼的煤矿工人,秦牧真不敢依靠。

    最可靠的,还是近卫团战士。

    所以秦牧命令二连尽快的掌握有关炼钢的一切。

    有关钢铁的一切即将用到的知识,秦牧都写在了这本书里。他已经给后宫普及过炼钢知识,尤其是对即将作为教员的姜月奴,更是下了大力气培养。

    现在姜月奴已经可以说是本时空除去秦牧之外,最了解炼钢的原理和工艺的人。

    这点她比马青和吴小妹还强上一些。那俩人大量时间还花在前期建设上,没有姜月奴学的系统深入。

    此刻,姜月奴望着讲台下军容笔挺,神情严肃的学员,心里不禁轻松下来。

    汴梁的局势如此诡异,而官人又不在身边,这让姜月奴难免担心。可是看到这些铁打一样的战士,姜月奴突然就明白了。

    自己不知不觉中,官人在已经打造出了一支钢铁部队。有近卫团在,汴梁还有人能翻上天吗?

    官家,从来都没放在官人眼里过。官人连大宋的皇上都不在意,哪还会在意那些大宋官员的营营役役苟苟且且。

    只有建设,才是官人最看重的。

    姜月奴想明白这点,心底感觉到无比的踏实,于是她更加用心的为战士们讲解。

    秦牧的确是如月奴想的那般,对于眼前的局面,他并不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若是没有特战大队的存在,他还觉得多少有点麻烦——毕竟汴梁的城墙还是很高的。

    可是有了特战大队,城墙就变得不设防一样。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他清楚这点,折可存也清楚这点,所以知道内情的人,都没有任何慌乱。

    秦牧认为当前问题别看纷纭复杂,但是关键一点就是赵佶对折家的态度。

    如果赵佶不打算如对付三槐王家一样的对付折家,那么局面就没什么大不了的。剩下的无非就是公文来往,互相打嘴仗。

    可是如果赵佶发疯,要对折家抄家灭门,那么秦牧不想搅乱历史也得搅乱了。

    特战大队和近卫团,就是为了这个准备的。一旦赵佶要对折家动手,那么秦牧就要先下手为强,在禁军还没有集结的情况下,直杀皇宫,拿下赵佶。

    本时空的军队执行命令的效率完全不能和自己的近卫团相比。

    秦牧相信,就算赵佶下了圣旨,要不管西北的府州,直接就来折府抄家抓人,自己也能在禁军杀进来之前,先发制人,取得最后的胜利。

    只是这样一来,就肯定违反了自己之前制定的战略。赵佶都没了,历史能不变吗?

    所以秦牧还不能先动手,他要再等一等,要看看赵佶的态度。

    赵佶的生死,可以说不操纵在秦牧手上,而是完全在他自己手上。

    如果赵佶不下圣旨捉拿折家,他至少在宣和年间活的很安全,秦牧绝不会动他。

    可是赵佶哪知道这些,他如今心乱如麻,坐卧不安。

    即使身处紫禁城内,四周有高高的城墙保护,他也难以安下心来。

    外有军阀作乱,内有大臣勾连,这让赵佶怎么能踏实下来。

    究竟是先对付折家,还是先对付王黼——赵佶还是信任宦官的,所以没打算动梁师成,赵佶翻来覆去的计算不明白。

    这俩人,到底哪个对自己威胁最大?

    想来想去,赵佶总算得到一个结论:“攘外必先安内!”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折家就是再有不臣之心,他的军队在西北,汴梁只有一套宅子,能有几个人?城内的禁军可是有十几万。

    所以这个威胁,暂时还不大。

    而王黼的威胁就太大了。他统帅百官,已经是有着莫大权力,再加上勾连内侍,这个汴梁,这个紫禁城,岂不是从内到外对他不设防了?

    所以赵佶定下决心,必须先解决掉近在咫尺的威胁。

    同时,他下令,即刻起由郓王赵楷提举皇城司,负责皇城的保卫。这是自己亲儿子,总不会害自己。

    下完这道圣旨,赵佶心里似乎安定了一些。

    王黼是要拿下的,可是王黼毕竟是大宋的宰相。莫名其妙的罢了他的官,这样做无法服众。

    一定要有个理由,最好是有个人来弹劾他,这样才不用自己出头。

    可是去哪里找这个弹劾他的人呢?

    赵佶想来想去,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好,就是你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