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六章 草屋论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望着祥子狼吞虎咽的吃相,淑珍知道,他中午肯定没正经吃饭。

    她捞稠盛了碗稀饭,放到祥子跟前,笑着说:“看你吃饭真香。”

    祥子微愣了一下,抬头抹了把嘴,惬意地抿了口酒,笑着说:“是你做的饭好吃么。”

    淑珍撇嘴一笑,说:“得咧吧,还不是没吃好响午饭。”

    祥子,稀里哗啦地灌下半碗稀饭,这才像是有了个半饱的样子。

    边嚼着牛肉,边自语般地说:“哎呀,忙活一天,就图你这一口哩。要是能天天吃上你做的饭菜,给个县长也不做。”

    淑珍娇嗔地一笑,说:“又来咧,喝你的酒吧。嘴里吃着饭,还念叨饭哩。”

    祥子手里端着酒杯,见淑珍痴痴地瞅着自己,便诡异地笑了笑,说:“尝一口么?”

    淑珍温婉一笑,说:“小时候,我爹给我尝过,辣辣的,蛮香哩。”

    祥子便伸手递过酒杯,温笑说:“少尝一口。”

    淑珍迟疑了一下,还是接过酒杯,抿了一小口。

    她眉头一皱,现出一副难受的样子,把酒杯递还给祥子,说:“比小时候喝的酒辣。”

    顿了一下,又微皱着眉头,轻叹一声,自语般地说:“穆民还喝酒哩,真是罪过。”

    祥子“嘿嘿”一笑,说:“没事么,酒也被列入佛门五戒里。理由和*所说的一样,说酒可以乱性,所以禁止食用。

    但佛门五戒:杀,盗,淫,妄,酒。其中酒是开戒,是怕酒后会犯以上四戒,所以才列入戒条中。如果你喝酒如喝水,丝毫不影响你的行持。

    那喝点酒,去去寒解解乏,也没啥关系。说实在的,我是不该喝酒的,但一直以来,养成咧习惯。觉得少喝点酒,既可活血,又可解乏。所以,就一直没断掉。”

    淑珍,若有所思地笑着说:“佛门的戒律,也那么柔和,竟让你把喝酒,也找出个理由哩。”

    顿了一下,她又饶有兴趣地说:“你把佛教的大意,也给我说说吧。”

    祥子先是楞了一下,继而欣慰地笑笑说:“哎呀,见你非常排斥外教,就没敢再提过佛教的事情。现在,咋就愿意听咧?”

    淑珍略显不好意思地说:“人家也想知道知道么。”

    祥子麻利地喝光碗里的稀饭,抹了把嘴,说:“首先要说明的是,佛教是佛学教育,而不是人们所说的宗教。”

    见淑珍狐疑地瞅着自己,祥子精神饱满地说:“佛教不排除任何宗教,而是,告诉人们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学博大精深,就我目前对它的浅显认识,也能讲个三天三夜。”

    淑珍见他口若悬河的样子,娇嗔地撇嘴一笑,说:“先捡重要的说么。”

    祥子冲她笑了笑,故意清了清嗓子,说:“佛教的中心目的,是教人如何找到自性,永脱生死轮回的苦海。

    佛经说,人,生生世世都在六道中轮回。所谓六道是指:天道,阿修罗道,人道,鬼道,畜生道和地狱道。

    古兰经只是说了人死后,要去天道或是地狱,佛是将它细化咧。并且,详尽地阐明,六道轮回的根源,是人的心念。若人,心善行善,就生善道;反之,就生恶道。这也跟回教的说法大致相同。

    佛教认定,人的自性和佛都是相同的。只是,我们长期在六道轮回中,迷失咧自性,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并说,只要按照佛所说的方法,认真修学。每个人,都能找回本有的自性,而成佛道。

    这其中,修学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因时代而不同。末法时期,也就是指现在这个时期。众生的根性顽劣,又受环境的染污严重。只有一种简单易学的方法,能够让人脱离六道,往生佛国。这就是,净土念佛法门。

    佛经上说:不论是谁,只要具备信、愿、行三资粮。排除一切牵挂杂念,至心称念阿弥托佛名号。临命终时,仍能保持正念不变,就能顺利往生极乐世界,不退成佛。”

    淑珍听的很专注,见祥子顿了一下,便用狐疑的目光瞅着他说:“你说的极乐世界,比真主说的天堂,还要好么?”

    祥子冲她温和地笑了笑,说:“天有好多层,你知道么?”

    淑珍忙点头说:“穆圣说他去过。”

    祥子接着说:“天道虽然寿命很长,但还是有限的。等到寿命终了,还是得堕入六道中轮回。

    而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远超于天道。极乐世界,是个永恒不变的世界。寿命无极限,而且,那里的人,都具备神通变化。需要什么,随念即至。

    人们无忧无虑,整天除听经参学外,就是随缘度化有缘众生。只有快乐,没有痛苦,所以称为极乐世界。”

    淑珍听了,沉思良久。像是如梦初醒似的,笑笑说:“要真是那样,该多好哩。”

    祥子清楚先入为主的道理。淑珍从小接受回教的熏陶教化,很难让她轻易地接受别教思想。

    于是,冲她轻松一笑,说:“其实,回教,也是很好的。”

    淑珍眼睛突然一亮,说:“你也这样认为么?”

    祥子笑着点点头,说:“其实,念佛的目的,是为了求得清净心。只有心清净咧,才能确保你在临命终时,心不杂乱保持正念。

    而回教的礼拜功夫,也是一种取得清净心的方法。无论是何教何派,采取哪种方法。只要有咧清净心的功夫,临命终时,求佛加持,愿生极乐世界,只需一念十念,都能往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