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章 文化现象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一天的经历,使得沈万三对于现在李唐王朝的社会状况,有了更多感性的认识。三件事情,都代表了这几年朝廷的发展状态和百姓的心态变化。

    这些都对他今后制定更贴近实际情况的发展策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接下来,每隔一两天,沈万三自己或者和李承乾一起又去了很多的地方。皇家歌剧院看大型歌舞、歌剧,话剧院看话剧,博物馆看文物,图书馆购买各种图书等等活动,沈万三都是乐此不疲。

    其中新的大型歌舞剧霓裳羽衣舞,是沈万三和琳达最喜欢的,已经看过两次还不过瘾。而话剧‘义商’更是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这个话剧出现快两年时间了,据说是一个大儒写的,只是具体是谁,无人得知。

    人艺话剧团得到的这个剧本,就是通过匿名邮寄的方式被送到他们这里。而剧本的内容,讲的是战国时期,作为秦国敌国的魏国的白家商贾、巨贾,支持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的一系列故事。

    这个剧本着重刻画了当时的历史大势,不同的国与国、人与人的复杂关系,人物内心性格,甚至是精神上的追求等等,都是非常得独到,出神入化。

    所以所有人都判断,能写出这个剧本的人,一定是一位非常有学术素养的大儒,才能把握住那个时期的主要脉络,最突出的事件与各种人物的闪光点。通过这些人来反应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以及对现在李唐王朝和百姓的现实意义。

    而这个神秘的作者也说明了自己这么做的原因,他很喜欢看话剧,并且佩服人艺所有演员的敬业、专业精神。只是之前他们演绎的话剧,他都觉得在思想上缺了点什么,总是不能让他尽兴,所以他才写了这本话剧,就是希望人艺话剧团能把他所想要表达的内容,呈现给所有观众,引起人们的思考。

    而他自己已经看过几回‘义商’的演出,整体上非常得满意。

    话剧院不只是演出话剧,每个月定期还有其他形式的演出,相声和小品是最受欢迎的演出形式。创作的内容非常贴近百姓的实际生活,所以通过哈哈一乐以后,百姓更能产生共鸣。

    现在,很多的餐馆、茶楼都有相声的表演,一边欣赏着好笑又有一定寓意的相声,一边享受着美食或者香气四溢的茶水,已经是现在很多人享受休闲生活的方式之一了。

    在歌剧院也有很多更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在上演,只是受欢迎的程度有所不同。这点和话剧院一样,优胜劣汰,良性竞争。真正好的艺术表现形式,都被保留下来,并发扬光大。

    而一个很受百姓欢迎,确没有进入过话剧院的表演形式,就是评书。

    原因就是评书的发展一出现就达到了很高的地步,那时话剧院还没有建设好呢。百姓们已经习惯了自己听评书的方式,评书也已经被大部分的百姓所接受,已经没有必要再去话剧院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了。

    下一个类似的艺术形式,大家最看好的就是相声,这也是一个生命力顽强的表演形式。只要有两个人,或者一个人都可以演出,表演场地更是随意,只要有个能站人的空地,就可以演出,这点和评书非常得像。

    这些从业人员,全靠一张嘴吃饭,只要你有真本事,能吸引百姓愿意拿出一点时间来听你白话,你就能生存。如果你的能力更强一些,改善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更是轻而易举。

    现在这些新出现的艺术表演形式,生命力最长盛的就是评书。原因很简单,评书只要听一次尽兴的,你永远想听下回分解,除非这部评书讲完,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意犹未尽。

    这点和相声等表演形式有很大的不同,相声等都是一个个小的独立故事构成,听完也就完了。

    这点能和评书竞争,或者说是互补的关系的,现在只有话剧。评书可以把书上的内容用自己的表演方式,把死的文字讲活演活,更多的还是讲活。

    而话剧就弥补了评书一个人表演的缺陷,更多的把剧本的内容用现实的人物扮演,加上适当的道具,给观众视觉的冲击。只是话剧有个局限,那就是很多靠想象力想出的桥段,话剧就没办法表现了。

    话剧的这个缺点,又被评书给一定程度弥补上了,所以才说这两者是有一定互补关系的。

    这两者最大的区别,评书把一个剧本从头到尾一点不拉的全部讲演出来,而话剧则是选择那些戏剧冲突最强烈或者高潮的部分情节来演绎。

    所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