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六章 军改效果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经过四年多的变化,现在李唐军队正规军的面貌有了巨大的改变。最明显的就是装备,由于钢材的出现,李唐军队子弟兵手上的兵器全部换装新材质的兵器。

    唐刀、长枪头、箭簇、车弩箭头、铠甲、头盔等装备正规军全部换成钢制,预备役则换装了一部分,还在逐步换装。而这些钢制兵器的生产,绝大部分都是采用新的制备方法。

    为了大规模的制备新材质的兵器、铠甲防具等,军工业发明了冲压机和模具冲压一次成型等新技术新应用。经过三次大的技术改进,现在李唐王朝最高等级的冲压机达到了十吨的水平,五吨的冲压机已经大规模应用。

    正是这些新型冲压机的应用,才使得正规军的换装能按时按质完成。现在全军的铠甲和头盔已经完全使用冲压机制作,大部分的兵器也做到了冲压机大规模制作。

    只有一些特殊部队和军官使用的全部兵器或者主兵器是由一些大师纯手工打制。

    除了兵器和铠甲防护器具的变化意外,军服的变化也是巨大的。现在李唐军队的正规军全部实行三套军装的配置,礼服、常服、作训作战服。

    礼服的材料是这几年新发明的羊毛质面料,常服以春秋常服为主,材质以羊皮为主,作训作战服则是以新出现的棉布为主。

    由于这些年朝廷加大了对外贸易的力度,而李唐朝廷主要吸收周边的货物就是羊毛、羊皮、棉花为主,这些商品现在占到周边对李唐贸易的三大主要贸易商品位置。

    新的技术发明,尤其是纺织、印染技术等的发明创造,使得以前不被重视的这几样物品,现在李唐王朝周边的国家和部落的养殖种植规模大幅提升。

    而新的布料印染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使得布料的图案更丰富多彩,这点对于军人的服装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作训作战服。迷彩服第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李唐王朝所有军队现在有两种迷彩服选择,丛林草原迷彩和沙漠戈壁迷彩。然后根据部队所属地域,或者将要作战或者执行任务区域的植被情况灵活配置使用。

    由于产能的原因,现在只有几个特殊地域的部队和特种部队是两种迷彩全部配置,根据任务需要自主选择迷彩作战服。

    现有迷彩服的伪装效果还不是特别好,并不能达到李承乾前世军队迷彩服的伪装效果。但是对比李唐军人之前的军装,伪装效果有了巨大的提高。

    再加上军人自己的发明创造应用,如加入树枝、草叶等等自然材料,伪装的效果还是非常良好的。

    现在一名正规军的李唐军人,执行任务时候身上的配置是,牛皮军靴、铠甲之外套穿迷彩服,有些任务需要也可以不穿铠甲,外加新式外罩迷彩的钢盔(李承乾前世军队的头盔样式)就是一个官兵的基本配置。

    铠甲现在也是组合式的,平时基本以上身铠为主,阵战或者危险地域防守时则加上裙甲和腿甲。

    特种部队的铠甲和兵器一般会进行伪装,在表面涂抹各种颜料等等。随身武器之外,就是一个双肩包,里面主要是急救药品、军粮和衣物等。

    而现在李唐军队只有西部和北部战区的军人保证每人配置两匹战马。中部和东部战区暂时只能保证每人一匹战马,所有预备役都是一匹战马。

    这几年朝廷一直在培育军马,也在周边部落购买,但是数量上还是不能满足所有军队的需求。虽然周边的国家和部落对与李唐的贸易非常支持,但是军马和矿产等战略资源还是被管制的非常严格。

    李唐王朝现在只能从一些小部落得到少量的战马,西域方向有过两次的大规模战马交易,一次十五万匹,一次二十匹。这两次的交易李唐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当然这个代价是对方认为的,李唐真正的付出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大,当然李唐王朝也没有和对方解释的义务。

    李唐王朝能把握住这个机会,得益于对方的部落发生了蝗灾,粮食和牧草严重短缺。这个情况被李唐外交部门及时了解到,立马主动和对方联系,李唐王朝可以支援他们度过这次天灾足够的粮食和牧草。

    李唐王朝的主动作为得到了部落首领的大力赞扬,同意了这两次的战马交易。用三十五万优良战马换取李唐支援的粮食和牧草,李唐王朝额外赠送对方五万件防寒衣物作为感谢。

    之所以李唐王朝付出的并不大,原因就是经过这几年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加上老天爷照顾,李唐王朝连续三年粮食大丰收。导致现在李唐王朝国内的粮价比之前低了两成左右,所有粮食国库都是满仓的情况。

    这几年每年李唐王朝对外贸易,粮食都占据主要地位。

    而军队新建制的轮换制度已经实行,第一次的轮换已经完成。从长安城附近中部战区已经陆续派出两个军以上,共八个旅三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