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最后尊重了他的意愿,放任他回到民间,并且给予了他一个特权。只要是为了治病,他可以随时到太医院任取药物,并且不限制次数,药品种类和数量,同时也不收钱。
李世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当他的著作完成的时候,能留一份给朝廷传承下去,让天下更多的人学习并使用他一生总结的经验,为更多的百姓去除病魔。
当时李世民的这个魄力,还是惊到了孙思邈,他没有想到李世民会这么做,经过思考后,他欣然同意。当时可是有很多贵重稀有的药物是他非常难以获得的,而太医院是全天下药物最全的地方。
而自己的著作,写出来不就是为了传世的嘛。虽然在朝廷里最后会不会真的传给黎民百姓使用,那就是身后事,他已经管不了了。
只是他最后向李世民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今后他不会为皇室看病治病,也不会为朝廷服务。但是在他离开人世之前,可以为李世民治一次病。这个也要看缘分,因为他经常的云游,不一定随叫随到,这个就看上天的安排了。
李世民对于孙思邈的答复已经非常满意了,虽然没有达成自己的愿望,但是结识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真正医者,这是自己的荣幸。
回去的第四年,孙思邈就完成了第二版的千金方的整理。也就是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是他并没有马上给李世民,因为他还想着利用余生再完善它,在他死后再给予李世民。
这十年中,他一共只去了太医院两次,每次都能感受到太医院的太医们对他深深的敌意。这也是他瞧不起太医们的地方,作为一个医者不把救死扶伤当作己任,而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完全不配做一个医者。
所以对于这次朝廷的医改,一开始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虽然他不知道朝廷出台这个医改新政的依据是什么,但是从一开始医院的运行管理上他就发现了很多的弊病。还是没有改变太医院那些太医们身上的毛病。
直到分科室之后,他才发现了一点点的医改优点。孙思邈的医学思想是建立在科学素养上的,虽然他并不知道科学这回事,但是他的行医实践就是依照科学规律的。
首先他非常重视病例对比分析,临床的实践管理,同样的病情表现在不同人的身上,往往治疗方案和用药是有区别的。其次很多看似不同的病情,发病的原因可能相同,最后用同样的药物就能治疗不同的病情。等等类似的事情很多,这也是他改版了几次千金方的原因之一。
他也是慢慢的发现了一些百试百灵的规律,只是更深层的道理,他还不是很明白,这些也是他现在研究药物的主要方向。所以他现在去的地方更多,同时不再局限在某一地。
很多时候,当他听说在两个完全没有联系的地方,发生了同样的病疫,他都会尽可能的到这些地方去实地考察,找出病情相同的地方或者区别,总结经验,希望能发明新的药方,同时治愈这些病疫。
这次他带着几个徒弟,出来已经快一年了,已经走过了不知多少的村寨,更是为数不清的百姓看病治病。除了有两个病人他们去的比较晚,救治不及时而死亡,其他绝大部分的病人全都治愈,还有几例特殊的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服药,很长时间才能好。
通过这将近一年时间的走访,他总结的新药方只有一个,并不像早年间一年能有几十上百个,甚至有时候一天都能接触几个新药方。
毕竟以他现在的博学,他不能治的病已经很少很少了。这种出来一年只能想出一个新药方的事情已经有几年了,甚至有时候一个都没有也很正常。
最近他已经决定带着新药方和几个徒弟回终南山,把这一年的实践经验再总结出来,添加到自己的著作里。
就在孙思邈回到终南山的第二天中午,就有弟子来报,有新任的长安城京兆尹狄仁杰在山下求见。
孙思邈想了想并没有直接拒绝,虽然他可以这么做,毕竟李世民已经答应过他的请求。因为狄仁杰的名声他是听说过的,虽然上任只有两年多,可是这两年多,长安城及其附近的百姓对他的赞扬可是非常多的,这是一位为百姓做实事的年轻人,孙思邈在心里给狄仁杰打了一个标签。
等了一会儿,狄仁杰终于来到山上,礼数周到的给孙思邈见礼,孙思邈虽然不在乎这些礼数,但是也能看出面前的年轻人的真诚。
狄仁杰简单的寒暄之后,就提出了自己的来意,就是请药王下山,改变现在医院的不良现状。因为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