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楼里,每个部门都要最少有一个主管领导在岗,以便及时解决百姓的各种问题,提高施政效率。再加上最后的后倾保障设施。”
“学校的布局,一个主教学楼,两个宿舍楼,分男女,一个后勤楼,一个图书馆,两个足球场、两个橄榄球场、两个棒球场、两个标准游泳池和一个综合训练场。学校的设施适当可以对社会开放,但是社会人员入内必须接受管理。”
“银行就是一个主体楼,办公和经营在一起。图书馆也一样。”
“兵部营地,按驻扎后备预备役一个营的规模标准建设,同时银行的地下金库也设置在营地下面,只是兵营的开口只适合人员出入,而车辆出入则在银行的院里。”
“县城和州城的兵营里设置一个看守所,关押犯罪嫌疑人,省城和长安城的常备后备役军营里设置一个监狱,关押服刑的犯人。这些监狱都归司法部管辖,兵部只负责看守和治安秩序管理。”
“安全部,设置邮政局,消防救援队,审计,监察四个办公场所,其中邮政,消防救援对外公开,方便百姓需求。而监察则在城市不同的公开场所,设置信箱,接受百姓匿名投诉举报。”
“设置信箱的原因,是因为百姓有很多时候不敢明面的伸冤。对于这些百姓,信箱举报就是最后的选择。”
“至于建设这些设施需要的土地,从百姓手里置换,也就是给与百姓相应的补偿,以后朝廷再需要征收土地,都需要这样,用了谁的土地,都要给予相应的等价补偿,不能因为朝廷需要,而让百姓损失。”
“经过这一次扩建,朝廷要利用这次的大好机会,解决原有城池的建设设计弊病。保证新扩建的城池,整体和细节上最低达到长安城五成的标准。”
“至于建设这些需要的费用,只有学校是可以接受民间的捐赠的。任何势力或者个人,有心支持朝廷推广教育,造福普通百姓的,都给与相应的政策补偿。”
“比如一个商人捐款一千两银子,支持朝廷建设学校,就可以在他经营的收入里,给予相应的税收补偿,减少一千一百两银子的税收。变相的使他多赚一成的收益,捐的越多,补偿越多,最多可以到三成。”
“同时建设学校的时候,要在显著的位置,把他们的捐献刻碑立传,让每个人都能知道他们做的好事,提升他们的自豪感和知名度等。”
“这些都是鼓励民间有爱心的人士,有个公开透明的渠道,表达自己的善心、善举。以后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可以参考这个办法,比如修路、建桥、图书馆等等。”
“这样朝廷的很多建设需要的资金,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保障,也能加强朝廷和百姓,与这些捐赠的个人或者势力之间的感情联系,以及彼此认可,促进整体的团结。”
“殿下,你的这些想法,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这样朝廷不是要损失一大笔税收了吗?”房玄龄疑惑的问道。
“房大人,朝廷收税为了什么,还不是要花出去,花在这些需要的地方,可是朝廷的税收也不是一次性就收完的,这需要个过程。可是他们的捐赠,是一次性的给予,也就相当于朝廷提前把税收一次性的收缴了。有了这个原因,给与相应的优惠,我认为是合理的。”
“当然我知道房大人担心的是,有些商人会利用这个方法变相的为自己得好处,最显眼、最易得的就是名声威望,可是朝廷可以设立个捐款的税率比例,不同的需求,设置不同的标准。”
“还是以建学校为例,按我刚才说的标准,建设一个学校大约需要多少钱?”李承乾问道。
“以臣的粗略计算,把置换土地等等都加上,应该在五百万文左右,也就是需要五千两银子,当然不同的地方,费用会有增减,多的可能就需要一万两,少的地方三千两还是需要的。”房玄龄说道。
“那我们就以五千两为准,当有商人要捐赠的时候,就要根据他具体做什么行业的,设立不同的税收占比,比如他本来一年应该给朝廷纳税一万两,那他捐赠的最少数额就是一百两,上不封顶。”
“如果一个人捐了建设学校的全部费用五千两,那这个学校的名字,复名就以他的名字命名,打个比方,长安城初级学校是正名,复名就是长安城房玄龄初级学校,这样的荣誉,我相信是很吸引人的。”
“如果他只捐赠十两或者很少的数额,朝廷也收,毕竟这都是钱啊。但是就不会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待遇了。因为他那就不是捐赠,而是施舍了,这种行为的出发点基本都不是好的。”
“同样的道理,一个开小馆子的,他即使捐出一两银子,作用和效果和那个捐一百两的是一样的,这些规则都要提前让所有人都清楚明白,这样才能把善心善举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李承乾说着自己理解的慈善捐款的很多经验和教训,他要先提醒李世民和众人,避免慈善被人利用。也不能因噎废食,毕竟钱可是好东西啊,从来都不嫌多,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