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横向行距九寸,每个穴位的秧苗三五棵为宜。
同时为了方便农民插秧时好操作,太子还和其他人一起发明了秧马的工具,这个李承乾前世宋朝时才出现的工具,在这里提前了将近三百年。并且李承乾发明的这个秧马,还借鉴了他前世插秧机的一些原理,使得秧马的实用性更好,效率更高。
并且他对插秧的时间,也有严格的时间段固定,不同地域都比以前的栽种时间提前了半个月左右。还有些生长期的田间管理要求,一切都照做之后,同样的地块,用太子的新的插秧种植管理技术,水稻的产量普遍提高了二成六,这可是个非常高的天文数字啊。
要知道李唐王朝的水稻种植面积是相当大的,如果都运用这样的技术,那么李唐王朝的粮食产量最少还能提高三成。别忘了南方最少都是可以一年种植两季或者三季的。
因为第一年试验的人和地块很少,效果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在现实成果面前,第二年开始,试验的面积增加了三千倍,这是在农业部听取了很多种植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农的意见,再加上朝廷的支持,才展开的。
朝廷敢这样支持,就是因为上一年粮食大丰收,即使这三千倍的土地,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李唐王朝的粮食安全也能有保障。
好在结果令人非常满意,第二年的增产目标圆满完成,整体增产二成八。因为这次的种植面积更大,科学意义上是非常有实际参考价值的,所以可信度更高。
从第三年开始,李唐王朝的所有水稻种植,就全部采用了太子发明的插秧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只是朝廷也允许各地域根据自己地域的气候、土质、水源等特点,可以结合本地实际,进行适合本地的适当改进。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水稻的单位产量。即为农民增产增收,也为朝廷提供更多的优质稻米,保障李唐王朝的粮食供给安全。
除了农业部,交通部的会议他也是主动参与的。情况和农业部差不多,也是一开始大家对他的意见和想法并不重视,然后在经过一两个成功的案例之后,他才真正得到那些官员的尊重和支持。
比如交通建设方面,他根据自己前世见过的各种桥梁构型,通过画出整体结构图,为设计和建设单位,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因为他前世对机械构造方面,和一些大工程特别感兴趣,所以记忆中的构型非常多。
虽然碍于材料和技术的不发达,很多构型现在在李唐王朝还没有办法实现。但是他提供的图纸和一些科学原理说明,还是给设计建造人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最后经过科研人员的大量试验验证,基于李承乾提供的图纸和科学技术原理,最后在李唐王朝变形发展出八个基本构型,应用到桥梁等结构建设中,大大提升了李唐王朝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他还有个贡献,是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也是根据他前世的模糊记忆,提供了完全不同于这里人们的思路,解决了一个河流经常性发生洪涝灾害的棘手问题。
这个方法是,在河流经常发生溃坝危害的地方,专门建设一个间歇性的蓄水人工湖泊。因为李唐王朝现在人口比较少,土地闲置的非常多,朝廷用其他旱涝保收的土地,从农民手里换取了河流边上的土地。
最后围成一个面积合理的人工湖泊,并且修建了闸门,在雨水多的时候,这个湖泊就是用来储存河流多出来的水量,使得下游的农田不至于再受到洪水的威胁。
等到干旱的年景,这个人工湖泊的水,就可以通过配套的水利设施,把它储存的湖水供给下游的农田来使用。
经过这样的规划建设,使得下游河堤抵御洪水的能力从五年一遇,提高到五十年一遇。这是在不增加堤坝建设规模的基础上的提高,而且修建这样的人工湖,难度要低得多,只要选择合理的位置,短期内经过少量的施工,就能建设好。
这样综合算下来,把损失和收益相加,最后经过这样的建设,这条河流的流域农田整体上收益提高了三成以上。主要就是得益于旱涝保收的年景增加了,百姓对抗天灾的能力增加了。
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一些,但是都不是影响特别大,所以人们记住的也就是这些最有代表性的建议和想法。
发生在农业部等个别部门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太子的名声开始在其他部门的官员耳里传开了。
其他部门也开始主动邀请太子参与他们的部门会议,只是李承乾并没有如他们的愿,因为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可不敢哪哪都去参与一脚,要不然到时候露怯的只能是自己。
那时他的好名声还能剩下多少,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