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八章 职业经理人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认识到当工人的好处,工商业发展前期那种招工一人难求的局面,彻底得到了改变。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工厂企业之间的抢人大战。看好工商业发展前景的企业主,不管是国企还是私营企业,对于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都有一种执念。某种意义上,规模就等于收益。

    而要想扩大产能,就必须有足够的工人。

    所以国企和私营企业之间,开始用各种条件来吸引工人,彼此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

    国企是新出现的工商业形式,但是它们是朝廷拥有的,所以相对工作会更稳定、更有保障一些。而且国企给予工人提供的各种条件是最多的,不止是稳定且额度不错的工资。其他的条件,比如吃住的标准,都比私企要好很多。

    国企的另一个优势就是,一旦朝廷推出什么新的针对工人的政策,国企都是最先实行的。

    国企的弱点,就是基础工资没有私企给的多,并且任何人的工资都是有上限的。而且相对来说,工作量和强度,也大一些。没办法,国企发展毕竟有朝廷背书,所以发展的更好,也就需要工人贡献更多的付出和辛苦。

    私营企业的优点就是经验和人才,以及能付出更多的工资保留人才和工人。

    由于私营企业更多的都是在原来的手工作坊升级转变成工厂企业的,所以他们原先就拥有的师傅和学徒们,直接就可以转变身份。做的工作还是原来的工作,所以磨合期可以说是没有,只是身份待遇会有些转变。

    为了留住这些彼此已经非常熟悉的工人师傅们,私营工厂企业主愿意给真正有技术的工人师傅们高工资,这个高工资是对比国企的。只要私营企业主为人不是特别差的,一半都能留住需要的人才。

    为了利益,私营工厂企业主更愿意开出高工资留住人才,毕竟他们对于工商业的本质是最了解的一群人。

    正是这点,也变成了他们的弱点,那就是商人的本性是逐利的,为了利益任何出格的事他们都敢干。现在朝廷有了很多的律法,来限制他们用不人道的手段,来压榨工人们的剩余劳动力。

    但是在朝廷律法允许范围极限来使用工人,这在私营企业工厂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所以私企中工人的工作强度,普遍比国企高。在朝廷没有强制限制正常工作时间的时候,很多工人每天都要工作很长时间,并且没有多余的工资可拿。

    现在朝廷推行强制工资政策,私营工厂企业主,也在想方设法的提高工人单位时间内的产出效率。这都加大了工人们的负担,但是他们也相应的给出了高额的工资补偿,这才使得他们能留住足够的工人。

    工人们的供应开始逐渐得到满足,甚至可以优中选优的时候,对于工商业发展更重要的管理型人才,在整个李唐王朝的稀缺程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一个企业或者工厂要想取得的效益最大化,光有足够高质量的工人还是远远不够的。工人们只是工厂企业发展的必要基础,但是在工厂企业发展壮大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他们,而是高素质的管理型人才。

    这点和以前的手工作坊,完全不同。

    以前的手工作坊,有个高水平的师傅,带几个徒弟,就可以支撑起一个手工作坊的生存乃至良好发展。

    现在新出现的工厂企业模式,再用之前的理念是不能发挥出新工商业的规模效益的。新出现的工厂和企业,普遍比之前的手工作坊规模大五倍,甚至十倍乃至上百倍,这就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才能发挥规模效应。

    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新的生产流程的管理、工厂和企业的运行管理、原材料和产品的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查和分析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新出现的工厂企业所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

    只有这些问题都处理的非常好,一个工厂或者企业才能发展的更好,也更有前途。

    一个有非常高超产品制造技术经验的老师傅,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产品质量管控者。一个非常有眼光的投资者,不一定是个合格的工厂企业管理者。反过来道理也是一样的。

    等等类似的情况举不胜举。

    这就像老鲁和自己的儿子鲁子承的区别,老鲁对于制作各种产品非常有天赋,并且有很多的独到见解,可以说是生产制作方面的大拿。

    但是他的整体工厂企业运营管理方面就不行了,以前的尚工坊之所以在他的管理下,还算井井有条,那时因为之前的尚工坊,也只能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手工作坊而已。

    而鲁子承和他老爹的区别就在于,虽然他各个单项的能力都没有老鲁强,但是统筹管理方面却显示出了超人的天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