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27岁开始发奋读书,如今年岁不小了,屡次科举,又都碰壁,弄得老先生脾气很古怪。
比如他很喜欢六艺学堂的氛围,也乐意奉行求真务实的学风,可唯独怎么看王宁安都看不上眼,或许是觉得他少年得志,太过耀眼了吧!
但不管怎么样,苏洵是不会窃据别人的功劳。
他连忙躬身,羞愧道:“陛下谬赞,微臣愧不敢当,微臣所说的办法并非我一个人能够想出来的。”
“哦,还有谁?是范相公,还是醉翁?”赵祯好奇问道。
“都有,又不止他们。”苏洵道:“六艺学堂以培养文武全才为目标,有经史诗词,也有弓马骑射,为武学院,就有专门的沙盘推演,让学生各自扮演角色,从几十个人的对阵,到两国全力相搏,都预演过。微臣能把辽国和西夏的情况说得清清楚楚,也多亏了之前不断的演习,这,这个办法是王宁安提出来的。”
赵祯眼前一亮,哈哈笑道:“是那个写《三国演义》的大才子吧?也亏他想得出来,有空不妨给朕讲一讲,看看究竟如何推演的。”
赵祯只是随口一说,可旁边的宋庠不知道怎么搞得,许是被驳斥的没有面子,越发按捺不住,忍不住讥讽道:“还不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如何能凭着小儿之言,就决定军国大事,臣恳请陛下三思!”
他这话连猪队友都算不上了,直接对赵祯开喷,也就是大宋的皇帝绵软,换成老朱家的人,直接拉出去廷杖,死活不论!
苏洵把脸沉下来,我虽然卑微,可背后代表着两位相公,代表着六艺学堂的名声,万万不能丢面子。
“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好一个罪名!宋相公见过上百人一起闭门造车吗?你见过近千人纸上谈兵吗?”
这话一出,连赵祯都愣了。
宋庠更是怒斥道:“区区学堂,还敢养兵,你们要造反吗?”
连造反的词都出来了,苏洵哪里还会客气。
“宋相公,还请你拿出宰相的气度来,不要随便扣人帽子!我所说的百人,正是武学院的成员,每十天一次,由各位教官指导,把学生分为不同的队伍,进行比拼较量,检查所学的战守攻围。而且为了防止空谈,更是从沧州的民间弓箭社合作,我们出钱,他们出人,把民夫丁壮借给学堂,供学生们指挥,行军运输,扎营作战,每一样都一丝不苟。虽然不敢说与实战无异,但是也当不起纸上谈兵吧?”
苏老泉之前的谈论让人眼前一亮,这回提到的教育方法,更是迥然不同。赵祯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他似乎抓到了什么关键的东西……
一直以来,大宋皇帝都在防着武人造反,可谓是手段齐出,愣是把武人调教成了白痴,遇到战事,就只能听文官们的忽悠。
赵祯越发觉得光听文官的意见,就是个灾难!
可不听他们的听谁的,难不成把武将放出来,让他们********赵宋的皇帝都牢记着自己怎么起家的,绝对不会干自掘坟墓的事情,但是如何破局呢?苏洵的话,给出了另外的思路。
汉唐之前的文人,都是上马打仗,下马治民,文武全才,假如在学堂里增加武学教育,又开设实践课程,让他们真正体验带兵的感觉,日后为官,也不至于提到打仗,就谈虎色变,避之唯恐不及。
有敢战之官,才能平衡朝堂这帮软骨头……
渐渐的,赵祯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他以往都是信奉选贤举能,把朝廷交给名声好,政绩卓著,威望崇高的贤臣就够了。
可先是六塔河,接着是对待辽兵的问题,所谓的贤相都表现得非常差劲!
再想想六艺学堂提出的求真务实和全才教育,赵祯似乎找到了答案,他的宰相都是科举出来的,都是靠着文学起家,河工、军务他们都是外行,如何能得心应手,处置从容……这么看起来,六艺学堂办得太好了!
看起来日后要多多扶持六艺学堂,没准大宋的希望就在他们身上……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应付辽兵的威胁。
赵祯决定对辽国采取强硬态度,不但不能答应任何要求,还要让辽国为了杀戮大宋百姓,抢掠大宋财富道歉赔偿,并且下令暂停今年的岁币交割。
除此之外,赵祯又下令在沧州设立临时市舶司,余靖被任命为市舶司提举,即刻开始,沟通南北海路,为了河北的军事和灾民,筹备粮饷物资。
大宋原有八个市舶司,其中最北边的在密州板桥镇,也即是后世的青岛附近,这一次将市舶司放在沧州,绝对是破天荒的。
身在家中的王宁安得到了这个消息,乐得巴掌都拍不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