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那清雅淡漠的声音,一个相貌清癯的中年人步履沉稳的从殿外大步走进。他身高八尺,面如冠玉,颌下长髯轻飘,两鬓斑白,举止之间颇为文雅,一副读书人的风范。但是随着他的身形,大殿中顿时笼罩了一层浓郁的肃杀之气,那冠玉般的脸庞,透出一种令人莫明的寒气。此人才一走进大殿,顿时原本有些骚乱的殿中帘安静了下来。倨傲如乐清河这样的人物也不禁脸色微微一变,露出尊敬神色。而张敏看到此人走进大殿,脸上立刻升起了淡淡的笑容,她缓缓的走上前去,向来人迎上前去
卫恒站在一旁,神色安静的看着来人。从殿中众人的样子,他已经隐隐的猜到了来人的身份。而帝国中能让乐清河如此坦直的流露尊敬之意,能让张敏起身迎接的,也只有一人,那就是先败闪族铁骑于古纶河畔,后又陈兵通州,驻守帝国北方大门,北地兵马司的总督,升龙帝**机处三辅之一,群辅杨陵!
杨陵,本是一介书生,三十岁遇卫夺之后,跟随卫夺创下帝国江山,乃是名列这金殿两旁壁画中的肱骨重臣。他以一个参军身份跟随卫夺,其间奇计百出,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司徒陈星并列卫夺的两大智囊。在卫夺归天后,张敏与卫宏力排众议,硬是将他任命为北地兵马司总督一职,也打破了千年来武将领兵的惯例,以文臣出任武职。
而后在当时的济州府,杨陵不顾朝中众多的议论,一力防守,驳施屯田,解散当时济州驻扎的半数军队,着令他们解甲归田,务农耕种。当时这一决定震动朝野,弹劾奏章连续不断。但是卫宏始终未曾动摇对杨陵的信心。因为他看到济州兵马在裁减之后,战力非但未减,反而更见强悍,而从屯田之后,济州地方向朝廷索要的军需粮草日益锐减,凭借其千里屯田,已然可以自给自足
就这样,在十年间百官不断的弹劾声中,济州兵马司不断的壮大,十万大军渐渐的发展为二十万,不但补充了当年的兵源,而且还更加的强悍。就在去年,也就是炎黄历二一四九年,杨陵突然一纸奏折,请求出兵。十年来,由于济州不断的将闪族击退,文武大臣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安逸。当时杨陵奏折一到,立刻再次掀起波澜,反对之声不绝于耳。但是秉持着对杨陵的信任,卫宏大笔一挥,批准了杨陵的奏章。杨陵在冬季突然出兵,在两个月之中,五战五捷,一举夺回通州,将闪族铁骑逼回了闪族草原。
当此战报传来之时,乐清河仔细的看了杨陵的整个作战过程。当时放下奏章,仰天长叹:“即使以当年天岚帝国一代帝后,与司马啸天并称两大兵法大家的梁湛用兵也不过如此”
但是杨陵给众人的结束并没有就此停止,在年初再次突然出兵,与闪族铁骑决战于古纶河畔,一战尽歼闪族铁骑主力,更擒杀闪族三军主帅仉督翔翔,一扫帝国当年卫夺被击杀的耻辱。
此一战几乎是在不可能战胜的情况下夺取了胜利。因为杨陵所选的决战之地,正是闪族人最为擅长的野战。但是也就是因为这样,杨陵的名字,更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北地兵马司虽然在那一战之中元气大伤,但是依旧是帝国最为精锐的部队。
乐清河虽然手中已经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的兵力,却依旧不敢轻举妄动,杨陵手中的精锐铁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卫恒对杨陵更是早有耳闻,在风城时他就曾不止一次的听母亲说过杨陵这个名字。而且在六年前他入京之时,杨陵曾是他非常渴望拜访的一个人物。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始终未能见到杨陵,没有想到就在这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他见到了杨陵
躬身对张敏一礼,杨陵沉声说道:“济州随军参军杨陵见过太后!”
张敏的脸上笑意更浓。杨陵所说的乃是他以前跟随卫夺之时的官职,在他已经成为了帝国肱骨之臣的今天,每次见到张敏之时,杨陵依旧沿用当年的职位。不知为何,每次听到杨陵这样说自己的时候,张敏总会感到心中十分的开心
连忙伸手一把将杨陵扶起,张敏看着他,笑着说道:“杨参军,你可是迟到了呀。唉,从去年一别之后,你风采不改,甚至更甚往日。呵呵。”
杨陵的脸上也浮起一抹笑容,微微有些歉意的低声说道:“太后,本来杨陵今晨就会赶到。但是在路上被事情阻挡,所以几近傍晚才感到太平岭。那时太后你们已经离开,臣就在皇上的陵前又呆了一阵,然后才赶来”
“好了,好了,你不用解释。”张敏笑着打断了杨陵的话语,沉声说道:“你能赶来就好,哀家看到你,就已经十分高兴了。呵呵,灵心可好?哀家可是十分挂念她呀。”
杨陵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抹自豪的神情,呵呵的笑道:“多谢太后您还挂念着这丫头,呵呵,她此次随臣一同来到了京师。若不是因为她,臣还不会迟到”
“嗯,嗯,那赶明儿把她带到宫中来,算起来从她从师学艺,哀家已经有七八年没有见过她了!”张敏说着,挥手示意卫恒上前,然后对杨陵笑道:“杨参军,你可还认识风城王?”
杨陵看了一眼卫恒,眼中骤然射出一道奇光。他掸了掸身上的灰尘,紧走两步,推金山倒玉柱一般的跪在卫恒身前,洪声说道:“臣,杨陵见过万岁,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卫恒连忙伸手将杨陵扶起,显得十分惶恐的对杨陵说道:“杨公,你是我帝国的功臣,本王尚未正式登基,怎敢受您这大礼?本王在风城之时就听到了杨公您的威名,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向您请益,今日一见,本王已经大是开怀”
没有想到杨陵神色一正,沉声说道:“万岁,您此话差矣。先皇归天,太后立您为储君,更在方才已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