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李晔所言,李茂贞在得知汴州之变已经解决的时候,除了惊愕就是惊喜。
为了对付杨行密,幻音坊修士被他尽数布置在亳、颍、宿,青衣衙门去汴州的都是真人境,他只抽调了一人随行,结果这人还没回来,青衣衙门说战死在汴州了。
战死之事显得有点可疑,但也只是有点罢了,双方混战还能不死人?青衣衙门说他们也死了不少真人境。现在朱温被解决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李茂贞没时间多想这件事,他正忙着调兵遣将,在几条重要河流的淮河入口堵截吴军。
他的兵马无法进入淮河河面跟对方水战,但铁链锁江还是能办到的,淮泗水系河面水面宽度有限,只要吴军水师被堵住,两岸的强弓劲弩就能发挥功效。
更何况,吴军还有许多马军,可以让李茂贞尽情捕杀。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吴军好似知道李茂贞会锁江,大股兵马并未直接从各条河流直接进入淮河,之前分散的吴军,现在竟然彼此汇聚,形成强大兵力,重点突击几条河流。
水师配合马军,形成局部优势兵力,冲击李茂贞的拦截大军,双方打得不可开交。吴军还配合虚实之道,在其他河流设置疑兵,做出大举进攻之势,仓促之间李茂贞竟然没占到什么便宜,忙得焦头烂额。
等他好不容易稳定局势,吴军已经走脱了过半,当他赶到淮河的时候,看到的是各式各样的吴军水师,在淮河水面连接成城。
李茂贞在恼恨之余,兵分两路,一面沿河设防,防止对方再度登岸,一面下令赵炳坤直接进攻宿州,要将杨行密的大营给拔除,让对方变成无根之木。
就这样,李茂贞和杨行密指挥各自兵马,围绕淮泗水系和几座城池各显神通,将沙场之道施展的淋漓尽致,到后来彼此都有棋逢对手之感。
闲暇之余,李茂贞自然要关注北路形势。上官倾城之前说四十天左右就能攻下砀山,现在围攻已经进行了一个月。回报的修士说,砀山县快被轰成平地了。
“砀山毕竟只是一座县邑,城墙厚度有限,护墙阵法也不会太大太坚固,被几十万大军中的修士们日夜轰击了几十天,坍塌是迟早的事。”李茂贞很清楚这一点。
他旋即想到,一旦砀山被破,吴军损失惨重,势必也守不住萧县。
他下定决心:“必须尽快攻占宿州,解决杨行密,挥师北上徐州,真要是被上官倾城先打开局面,本王颜面无存!”
留守宋州的四五十万军队,已经被李茂贞调了近半过来,为的就是在南路处处设防,严密把守淮泗水系各个要津、路口,再平直向宿州推行,形成碾压之势,争取没有破绽的取得胜利。
刘知俊又来了。作为李茂贞麾下第一心腹,虽然之前在杨行密手里吃了亏,但毕竟不是大败,在这样激烈的战事中地位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依然深得重用,去宋州调兵就是他负责。
“殿下,宋州已经只有二十万驻军,安王说什么也不同意再派遣一兵一卒,说再少就不足以应对意外。”刘知俊向李茂贞交了军令后说道。
麾下已经有八十多万大军,几乎塞满了亳州南部、颍州全境、宿州西部,还在淮河上游也布置了重兵,李茂贞没什么不满意的。
这种情况下,只有十几万兵马的杨行密就算再惊才绝艳,有诸多奇谋良计,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也不可能再赢他,胜利只是时间问题——甚至只是行军速度问题。
负手站在舆图前的李茂贞沉吟片刻后道:“朱温被扑灭了,高骈有什么动静?”
刘知俊摇摇头示意不知。
李茂贞换位思考,试想如果自己是高骈,面对杨行密和孙儒都要败亡的情况,会怎么做。
现在联军重兵都在南路,北路的上官倾城虽然有四五十万军队,但攻城一个月,早就疲惫了。
李茂贞自己又在南路,砀山就没有人能够跟高骈交手。
如果高骈不想失败,就必须打开局面,率领徐州吴军倾巢而出,配合砀山吴军内外夹击,猛攻实力相对较弱的上官倾城军队......
想到这里,李茂贞悚然一惊,手都禁不住抖了一下。
但他忍住了张口要说什么的冲动,继续沉思。
上官倾城挡不住吴军内外夹击,青衣衙门就算修士众多,一旦高骈带着众修士亲自出手,宋娇她们根本不可能挡得住,这样一来的结果不言而喻。
上官倾城会败!
如何应对?
马上去砀山坐镇,抵挡高骈?
李茂贞皱了皱眉。如果他去砀山,当然可以挡住高骈,但双方最多就是打个平手......疲惫的上官倾城军队,依然挡不住吴军!
难道北路注定要在砀山败第二次?!
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派遣大军驰援砀山!
宋州还有二十万大军,他这里也可以分兵。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