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五章国士为何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刘玄之微微一笑,道:“不敢。想我巍巍中华,上下纵横数千载,自三皇五帝到本朝为止,大小朝代共计二十有三。每逢一朝气数将尽之时,天下必定是君王暴虐无道、官吏横征暴敛、百姓民不聊生之状。每当真龙出世之际,也必是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之时。凡有英雄豪杰顺势振臂一呼,四方兵马纷纷揭竿响应,各自雄据一方。待到豪雄们羽翼渐丰,兵强马壮之时,又多生起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勃勃野心,于是乎,古往今来,为了争夺这花花世界、锦绣河山,九州方圆之内,其中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不知又有多少英雄好汉功亏一篑、魂归孤冢,变作那无头之鬼,说起来不禁让人感慨万分、唏嘘不已!”/p>

    明远听完这番话,心中肃然起敬,道:“刘老伯,您这一番话语,追古溯今,气势宏远,不仅有一股慷慨豪迈之情,更有一副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小僧受教了。”/p>

    刘玄之轻轻一摆手,道:“过誉了,过誉了。虽然如此,但这天下最后还是归有德者居之,那些寡恩薄德的枭雄之辈,即便一时侥幸窃得天下,却也终归坐不长久龙庭,或迟或早被那命世真主擒而杀之。也算是天理循环,丝毫不差。”/p>

    刘玄之见明远不住点头,又道:“话又说回来了,每当烽烟并起、群雄逐鹿之时,却总有某些逸绝伦的高士能洞悉先机,辅佐明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说他们谈笑之间便可以一言兴国、一言丧邦,真不为过矣!这样的绝世英才,世人往往都称其为国士无双。不知明远师父以为,这浩瀚数千年以来,何人可当得起‘国士’二字?”/p>

    明远略一沉思,道:“小僧看来,西周太师吕尚可算得一位。”/p>

    刘玄之点头微笑道:“姜太公被后世尊为‘百家宗师’,素来为儒、法、兵、纵横诸家所推崇,其所著《六韬》一书更是集先秦兵家之大成,当真是千古奇才、国士无双!除此之外,可还有其他人?”/p>

    明远略一思索,又道:“西汉开国三杰之一,留候张良,也可算得一位。”/p>

    刘玄之双掌一拍,赞道:“不错!在众多辅佐高祖成就大汉四百年基业的功臣名宿之中,子房先生居功至伟。其实按理说来汉初三杰之中张子房理应功居第一,可惜那刘邦刻薄寡恩,忌惮他功高盖世,故意功推萧何第一。张良精通黄老之术,不伐其功,不矜其能,让刘邦抓不着把柄,功成身退,终得善终,就  连一向才高气傲的北宋第一才子苏东坡苏大学士都对他推崇备至,作了一篇名垂千古的《留侯论》。留候确实算得上一个大智大勇的英杰。明远师父,在你看来,可还有其他人否?”/p>

    明远道:“不知诸葛武侯,可否算得一位?”/p>

    刘玄之轻抚长须,缓缓说道:“卧龙先生素来胸怀大志,才高量雅,弱冠之年便常自比管、乐,好《梁甫吟》,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力主联吴抗曹,力挽狂澜于即倒,奠定了蜀汉三分的鼎足之势。更难得他功必赏、过必罚,淡泊名利,勤政爱民。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真不愧是人中之龙矣!只是他此生未能辅佐刘备父子一统天下、匡扶九州,恢复汉室帝业,是以你刚才略有疑问,不知我说的是也不是?”/p>

    明远道:“是啊,卧龙先生虽然在治国理政上大有建树,但是他北伐中原之时却屡屡受挫,由此可见,他在军事谋划上似乎不如那司马懿老谋深算。是以对其统兵作战的本事,后人也颇有微词。”/p>

    刘玄之摇头叹道:“可恨世人都喜欢以成败论英雄!你想想看,刘备未遇孔明之前,四处征伐,屡战屡败,年近半百都还无立锥之地。三顾茅庐之后,便攻城略地、势如破竹,三分天下尽占其一,两相比较之下,孔明之能岂不是惊世骇俗,天下无匹?再说孔明五伐中原,前面三次姑且不论,单说第四次北伐之时,诸葛武侯对阵司马仲达,可谓是当时两位名动天下的顶尖人物的第一次交手。这一次大战,曹魏精锐尽出,几乎动用了当时魏国的所有名将,司马懿本人自不必说,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皆在当时名重一时,但结果又是怎样呢?明远师父,你想必也知道了吧。”/p>

    明远点了点头道:“此役结果,孔明先是在上邽击破郭淮、费曜,接着又派蜀将魏延、高翔、吴班领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