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8章 国营饭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好在雨下一阵就停歇了。五人从老街一幢不知名的明清建筑屋檐下出来。

    陈露看看手表,说道:“现在快两点,想来‘四眼’也应该准备差不多,我们就先去他们饭店吃饭好了。”

    胡晓辉摸摸肚子,说:“是饿了。”

    “今天有口福了。”王建浦笑笑,说,“素来有‘上海大厨出浦东,浦东大厨出三林’的说法。三林的本帮菜,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上海本帮菜的鼻祖。”

    胡晓辉不太理解,边走边问:“阿哥,我就想问问,你们老是说本帮菜,本帮菜,它到底是啥意思,我的理解,不应该就是上海菜吗?”

    “对的,你说的没错,本帮菜就是指的上海本地的风味美食。”王建浦想了想,说,本帮菜是出身低微的市井菜,我们究其历史和创作成型,和三林这边的厨师息息相关。

    三林本地人,嗜爱餐饮的习惯,早在元明时期就已形成,以私房菜著名的有“林家菜、储家菜、赵家菜、张家菜”等等。一批特色菜也脱颖而出,像扣三丝、白斩鸡、咸肉水笋、炒圈子、炖蹄膀、炒甩水、青鱼秃肺、烂糊肉丝、虾子大乌参、糟钵头、肉丝黄豆汤、八宝辣酱……等声名远播。

    三林塘出厨师,出名厨师。三林地区,自明清以来,就号称厨艺之乡,历史上有名有姓的老厨师就有10多人。

    清光绪年间,上海华界市坊内开始出现一批服务于平民大众的低档家常菜馆。它们的厨师大多来自浦东三林、川沙一带,这使得这批本地菜馆在口味上拥有相通的血缘关系。本地土菜的口味在老城厢中逐渐打磨润色,最终成为一套具备自我风格特征的菜系——本帮菜。

    他说,“你们晓得伐,解放前每逢清明,十月朝等节气,回乡祭拜的在上海从事厨艺的三林人就常把十六铺到三林王家渡的整条轮渡包下来,可见当时这里的厨艺之盛。”

    陈露带头,转过几条小巷,就到了三林的商业街。

    商业街看上去不长,街道两旁青瓦白墙高低不一的房子杂落其间。有零零星星的法国梧桐树,这时候已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但是小街上和生活方面相关的店铺,却是一应俱全:百货商店,五金店,-----,还有两三个饭店,与刚才的老街相比,这里算稍微有了些许人气。

    陈露指着对过不远处的五金店笑道:“那里就是我工作的地方,等会吃好饭再招呼你们进去坐坐。”

    李尚笑笑,说:“地方倒是蛮安静的。”

    “这几个饭店,都是国营饭店,都隶属于县里商业局饮食服务公司。”陈露笑笑,接着说道:

    “刚才在老街的新华饭店一起,还有这里的旅店、浴池、照相部,加上一个肉联厂,‘四眼’他们的整个饮食服务公司下属的机构占据了这里的半条街,在三林十分风光的。”

    胡晓辉吐吐舌头,笑道:“嗯,他们单位还是蛮厉害的。”

    到达‘四眼’所在的饭店。

    这是一幢小三层的砖混结构的老房子,红底白字的招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应该是有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