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出了名的帮理不帮亲,连当今皇上陛下的账也不买,何况是田延年这个大司农?
那就查吧,可谁来查呢?所有官员都知道一旦接了这个活儿,无论结果如何,都将不能在朝廷里混下去了,
所以没人愿意接这个乱摊子。
这样下去不行呵,得找个人出来背这口锅!
霍光正着急呢,女婿范明友提醒他:
皇帝陛下的车驾不是那个廷尉黄霸和田延年一起闯的么
这场乱子既然是他惹起来的,也应该由他来收拾。
霍光一想,对呀,就是他了。
于是霍光以朝廷的名义,提升廷尉正黄霸为丞相长史(丞相首席特助),代表国家主持调查,
同时命令御史大夫田广明派人协助。
丙吉曾经提醒过黄霸,在京城做官要守本分,但这小子大概还是没明白丙吉话里面的意思,他大义凛然地接受了任命。
其实当官的就怕认真查,查谁,谁都有毛病。
更何况黄霸是刘病已的半个亲传弟子,
黄霸是有准备的,”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从刘病已那学的什么“借贷记账法”,算盘,阿拉伯数字,四则运算一系列秘密武器拿出来,
调查结果很快公布于众,先帝皇陵的一切设施,加上富户贾家焦家囤积的物资,再加上工程费和加班补助以及全体参与人员的吃喝拉撒,折合成现金,再刨去物价影响,最后与修建皇陵的专项巨款总量一对比——
正好差了三千万……
也验证了刘病已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调查结果一公布,所有议论都熄火儿了。
还议论个屁呀,那就是田延年干的,铁证如山,没的洗也没办法洗。
于是乎这下可热闹了,大司马大将军一声令下,大司农衙门十一个办事处,四个等级的一百多官员全都得隔离审查,一个个向组织交代问题,无论说得清楚说不清楚都得向组织着交待点啥。
霍光本来就是个小心谨慎的主儿,他觉得与其大司农衙门的人挖坑让自己埋,不如自己先挖坑让他们往里跳,热闹不说,还能闹个主动权。
当然,霍光也不是傻子,官场上就是这么回事儿,查谁谁有毛病,就是完全没毛病的都能整出点幺蛾子来。
所以作为检查官,审案的时侯也是有技巧的,
审理贪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火候,眼睛一睁,一闭,大家都有条活路;
眼睛一睁,不闭,死的就是你自己。
于是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司农衙门里只要和先帝坟头上这三千万没关的,不论是否还有其余坏事,全都恢复工作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尽量把矛盾缩到最小。
而对田延年本人,则一直软禁在家里,既没有处罚,也没有正式起诉。
明眼人全都明白,老霍这是放一条路给田延年走。
一来可能是还念着情分,二来也是怕逼急了这傻大胆的勇士,人家狗急跳墙把水搅混,毕竟作为头号亲信,他可知道老霍不少秘密。
大司马大将军暗示的都这么明显了,自然有人出来唱双簧。
御史大夫田广明是审理这次贪污弊案的最高长官,于是率先表态,打算放田延年一马,罢官夺爵一撸到底都成,只是他是这种高级别的官员不能杀。
不过田广明混迹官场多年,也是个老滑头。
他知道这话从自己嘴里说出来,肯定得罪皇上、得罪韦贤等一帮清流,还是得找个垫背的。
结果他找到了太仆杜延年。
要说杜延年,他是孝武皇帝手下御史大夫杜周的小儿子,两个哥哥分别是河南、河内太守,也算一家显贵。
当年霍光与上官桀争权的时候,就是杜延年率先倒向霍光,整倒了上官桀,因此功被霍光封为建平侯。
杜延年这人善良宽厚,而且和黄霸一样,傻傻楞楞的,对于官场倾轧和陷害一点儿防备心都没有。
田广明就对杜延年说:“按照《春秋》的指导思想,人都是可以将功补过的,
当初霍大将军废帝的时侯,要没有田延年英勇表现的话是那是很困难的;
现在的皇帝能上台,也是得益于废帝这件事情;
现在闹得满城风雨的事,说破大天也就三千万钱,能有多大个事情;
不如你跟皇上陛下和大司马大将军说说,国库把这三千万出了,就当帮功臣赎罪了,如何?”
要说这主意真够厚颜无耻的,田延年贪了三千万,让皇上当没发生过,还得给他擦屁股?
不然田广明怎么不自己去说,非要托杜延年去讲呢,
所以说田广明就是拿着当杜延年当枪使,
杜延年出身豪富之家,对钱财没有概念。
不知道”三千万“是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