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炮弹大多数是弹头部分尖尖的椭圆形,炮弹出膛时由于膛线的作用导致弹头高速旋转奔目标而去,穿透力很强。
这个时代的常规炮弹是个圆形大铁球,大炮都是滑膛炮,炮弹打出炮膛不规则翻滚奔目标而去,打击力不小,穿透力不强。
大多数时候,一颗炮弹直接命中未必能够打穿炮甲板,但是在炮弹乱轰打击下谁也不能预知会不会有炮弹落点基本上重叠。
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挨炮的战船运气太差了,炮弹穿透炮甲板打进底舱就麻烦了,底舱挨了打保不准会漏水,如果此时不能及时补漏,负伤的战船就有可能被敌人击沉。
在没有补漏的情况下如果还被敌船不间断炮击,那么沉入大海就没有了悬念。
但是,这里有但是!一般情况下敌船都不愿意击沉对手,大家都喜欢缴获战船,毕竟一艘大战船值老鼻子钱了,沉入大海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因此海战中大多数被敌船打得失去了反击能力的战船会选择投降,在海上被敌人击沉,船上能有一两个幸存者都难,投降一般情况下不会被斩尽杀绝,特别是交战中的西夷,基本上不杀俘虏。
敌国有身份的指挥官投降后,只要肯付出赎金,一般情况下都能够重回故里,况且西方跟东方对于气节的理解截然不同,他们对于曾经有过战败投降经历的将领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黄汉这一次下手抢劫都是对付的没有专用炮甲板的戎克船,后装佛郎机炮可以快速换子铳打出散弹,密集的弹雨对露天甲板上的水手、炮手的伤害效果很大,对船舶的伤害比较小。
因此缴获武装商船之时基本上没有遭遇像样的反抗,连施大的十八芝海盗军都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
但是打荷兰人的盖伦船就截然不同,不用实弹敲开盖伦船坚硬的舱板,就难以打死敌船的炮手。
这完全是铜锅遇到铁刷子硬碰硬的较量,还好黄汉拥有七打二的数量优势,有后装佛郎机能够快速连续发射的火力优势。
乌德沃特号上没有被击毁的炮位还有不少,荷兰人也没有束手待毙,他们纷纷打响仅存的火炮,也有二十颗大铁球打入了“红旗军”战船导致伤亡不小。
这时弗朗机炮的优越性体现了,在荷兰炮手拉回火炮装填之时,我方火炮接二连三打放,利用荷兰人拉回大炮装填的时间差,弗朗机炮足干了四轮,在密集的弹雨下,荷兰人完成了再次装填的火炮只有五门。
这就是把前装火炮拉来拉去的弊端,因为发射二十四磅炮弹的红夷大炮重量接近五千斤,被明军炮火轰击的现场难免没有弹片、木屑甚至于断臂残肢。
此时在炮甲板内的西夷火炮还没有采用轨道,就是凭借钢铁轮子推拉,当甲板上有了杂物就是个悲剧,大炮的铁轮子被阻碍,凭借五六个炮手根本推不动接近五千斤的庞然大物。
“红旗军”战船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